787.第786章 虽败犹荣(2 / 2)

超级抗战系统 青山羊 4934 字 2019-11-12

华夏最高统帅部做出了痛苦的决定:

所有部队务必撤出海战斗,并兵分两路,分别退向南京、苏州——嘉兴以西地区。

华夏部队撤兵了,很自然的,鬼子对海的占领,显得非常轻松。

11月11号,海市长俞鸿钧,通过广播电台,发表了告市民。

他沉痛宣告,远东第一大都市——海,已经沦陷!

两天后,也是11月13日,政府也发表告全体海同胞声明。

在声明,政府表扬了参战部队的英勇顽强。

当然,政府还说明了此战的损失。

整个华夏的所有精锐部队,消减了五分之三!

另外,政府还说明了此战的意义:

打破了岛国三个月内灭亡华夏的狂妄口号!

最重要的是,政府还宣布,下一波战斗,也是江阴保卫战,正式开始!

不得不说的是,顺利执行完了军神蒋百里将军的战略构想,华夏称得是虽败犹荣。

也是,淞沪地区太小了。

华夏70多个师、70多万大军,在这个狭小战场与鬼子硬拼,没开战之前,已经注定了失败的结局。

在这个地方战斗,鬼子拥有海陆空绝对优势地位,还能发挥多兵种合成作战的优势。

另外,淞沪地区密布着很多大大小小的河流。

和元朝、清朝这些游牧民族不一样,岛国拥有强大的海军。

在海军舰船的帮助下,近40万鬼子能坐船突破地形限制。

最重要的是,鬼子能发挥出大口径舰炮的威力。

其实,华夏急着撤退,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

海和首都南京,距离太近。

海这边是前线,首都南京暴露在了鬼子的视线内。

这么多鬼子过来了,还在不断地增兵,首都南京非常危险。

不得不提的是,在淞沪会战的时候,欧美列强都信奉绥靖主义。

也是,当39年二战真正开始的时候,绥靖主义还大为流行。

因此,华夏这边拼死抵抗鬼子,但欧美列强却没有为华夏说话,只知道默然关注这一切。

在淞沪会战惊心动魄的三个月当,华夏虽然失败了,但却凝聚出了一个共识,

纵使战到一兵一枪,亦绝不终止抗战!

损失了一大半精锐部队后,为了抗战大局,选择从淞沪地区撤退,毫无疑问,这是华民族历史最为悲壮的决定!

淞沪会战虽然失败了,但虽败犹荣。

最重要的是,绝大部分华夏人,都下定决心,一定要团结在蒋杰石的周围,继续坚持抗战!

其实,叶天打算在金山卫搞事情,是有原因的。

并且,叶天早已经想好了,算是真的殉国了,这一次,他说啥也得过去一趟!

本来自 &nk/38/38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