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尾声(三)(1 / 2)

锦绣绒华 贰柒柒柒 2291 字 2021-11-12

琨宁在他三十六岁时最终成为了权倾一时的权臣,朝中无人能与之抗衡,亦成为天下最富有的人。他年少时的困苦窘迫,以一种极致的方式得到了补偿。在他的手上,毁灭了很多书,但有一本经世著作,在他的保护下传播于世,那便是《石头记》。他命人找来了著名文人高鹗,令他续写完成《石头》。只是高鹗谨遵原著,结局写得绝望和凄凉,宁荣二府俱败。琨宁细读后眉头紧蹙,如此怎能得皇上欢喜?在他的授意下,高鹗对前八十回讥讽时事、赞美前朝的内容进行删改,在后四十回中,又让贾府中兴,不至于灭亡,并将《石头记》改成了《红楼梦》。琨宁将《红楼梦》献给了元盛帝,得到了元盛帝的肯定与赞许,于是《红楼梦》得以付梓,刊行天下,风靡一时,所到处洛阳纸贵。吴勉的“师古斋”亦有精刻版本,为书林所珍藏。当初吴勉将《石头记》交给他,便是相信当初那个俊秀清逸的少年心中终留着一处真与美。事实证明,无论世人如何评价他,他让这本稀世珍品面世,流传至今,善莫大焉。

当琨宁四十九岁那年,元盛帝去世,新帝即位,十五天后,命琨宁自尽。新帝等待即位掌权,等待了太久,他的身侧不允许有元盛帝的影子残留,元盛帝在位时对琨宁有多宠信,他便对琨宁有多忌惮。更何况他听闻琨宁府中积攒的财宝,富可敌国,安能相容?

“大厦倾,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琨宁当年不愿《石头记》中的繁华殆尽、凄凉满目,让高鹗改写了结局,然而,这结局终究应到了自己头上。所有的繁华如过眼云烟,梦醒处仍是一片空空。苦心孤诣积累的财富,全归了新帝,命运亦始终不善待他,在他离世的前三年,唯一的幼子、弟弟琨宇、妻子冯氏相继去世,他们在琨宁鼎盛的时候离世,不至见证抄家灭族之苦,不知是幸还是不幸?

“百年原是梦,廿载枉劳神。室暗难换晓,墙高不见春。”琨宁是在大年初八被羁押入狱的。元宵那天,琨宁在高墙大狱内写下最后一首诗,悬白练而亡。在他身后,两位爱妾为他殉情而亡。唯一的儿子,被发配边疆,三十六岁郁郁而终。

一个月后,吴勉得知琨宁的死讯。斯日,杨柳已青,春日已暖,景物依旧,吴勉在园中伫立仰天,往事一桢桢,如天边云影变幻,良久,只化作一声叹息,飘散风中。

.......

元盛帝曾六下江南,每次都路过扬州。财大气粗的盐商们为他建造了奢华的行宫,举目可见的繁荣与富硕,令人眼迷的烟柳和桃花,曲折精致的江南园林,曼妙柔美的丝竹歌舞,这是座梦幻的城市,是他治下的盛世,如何让他不眷恋!

作为回报,在满满的行程中,元盛帝挤出时间接见那些尽心尽力招待他的盐商们。

在第一次接见盐商时,他忽然想起一个人,他曾三次嘉奖她,“祥泰汪氏可在?”

在博泰的示意下,负责接待的扬州官员立即传令,飞速让人去请。

半个时辰后,吴勉携汪岐兰来到行宫,跪着拜见元盛帝。

看见吴勉,元盛帝从遥远的记忆中将他搜了出来,“原来是你!”

”承蒙皇上还记得不才!“吴勉低头,似是愧不敢见。旁边跪着的女子,头埋的极深,看不清楚容颜,一副拘谨模样。

到底是商妇,再能干,还是有些上不得台面,元盛帝心想。

“哼,”元盛帝半嗔半笑,“原来你是为了汪氏,好不出息的回家做了富家翁。”

“让皇上见笑了,小人志短才疏,枉费皇上和老师当年费心栽培。”吴勉恳切认错。在旁的博泰上前到元盛帝身边耳语几句。

“罢了。”心情颇好的元盛帝挥了挥手,”汪氏也算是个义商,你藏书刻书,造福书林,亦不失读书人本色。“

“平身,起来说话。”元盛帝微笑道,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