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记得(1 / 3)

间者谋 袁艾辰 5622 字 2019-11-13

在这样自在的氛围中,蒋梦云也很奇特地没有想到其他地方去,没有忽然满腔恨意,更没有那种在薛皇后面前刻意表现出的哀愁。

也许真是因血脉相似,也许是祁王温润柔和的气质叫人下意识放松,蒋梦云自己都没察觉出来,只解释道:“无妨,我不通音律,从小多看的是兵书,这些高山流水的东西通常都是看看别人做就可以了。”

她笑了笑:“不瞒殿下,我原本也想留下做个念想,还想着手抄一份带来的,可后来一想,大哥人已经不在了,我死守着这琴谱又有什么意义?倒不如送给懂它的人。”

她说着,倒有些愉快地笑意,明显带了欣慰:“大哥若是知道殿下一看此曲便这般夸他,也定是高兴的。”

话都说到这个份儿上,祁王自然没有再拒绝的道理。他将琴谱收好,又看了一眼那砚台,面上便带了了然,道:“那这个,大概不是姑娘挑的了。”

蒋梦云“嘿嘿”笑了两声,没作答。

墨子祁似乎觉得很有意思,嘴角向上弯了弯,将砚台放到了一边。

芍药站在蒋梦云身后,见那本破琴谱得了祁王青睐,自己挑选的砚台却被冷待,顿时死死抿了嘴。

今日前来本身的主旨便是鉴定那幅画,将蒋梦云送的两件东西都细看过,墨子祁便伸手打开了画轴。

宁国京都的街景,随着他的动作缓缓呈现。

从前蒋梦云是曾看过这幅画的,但当时她对此并没有太大的兴趣,不过稍稍瞥了一眼,评价也不过一句“画得挺像一回事”,如此而已。后来家中惨变,她夜半时分在灰烬中将它抢出来,也曾瞧过几回,却没敢往深处细细欣赏。

物是人非,当初的心态与如今大不相同。

那时看画,只是觉得作画之人应当是身临其境,照着当时所见复描出来的,不过一个“像”字。可现下才发觉此画笔墨流畅,却又极重细节,画中的一切与自己曾生活过的地方重叠,完全都“活”了起来。

蒋梦云离得并不太远,因此能清晰看到街道两旁的商贩。那其中有男有女,道中的行人有老有少,有一个少年立在一个小笼包的摊位前,正在讨价还价。摊主的表情极其无奈,少年却春风得意,颇有几分意气昂扬。

此地应是京都的南街,大道两旁除了小摊,便是林立的铺子,比之朱雀街实则要繁荣很多。因为宁国的许多铺子是双层建筑,招牌一挂,迎风招展,便更显得热闹。蒋梦云还在闺中时,最常喜欢偷溜去的便是这里。

她忽然愣了一下,觉得这场景着实有些眼熟。

街景熟是应当的,可场景熟便不对劲了啊……蒋梦云细细去看,正在讨价还价的少年身后不远处,还站着一个人,不过戴着面具完全看不出长相。

等等,面具?

有那么一瞬,她觉得自己似乎想起了什么,但下一刻就被祁王扰乱了思绪:“这,的确是本王所作。”

鉴别自己所作的画,按理来说不该花这么长时间。可祁王也不知为何,在蒋梦云细看时,双眸也似被画中的场景吸引住般,注视了许久。

他的神色很奇怪,不知是追思起自己当初在宁国京都的日子还是别的什么,显得有些不舍,又带了几分憧憬,后来则变得隐忍而内敛,可惜蒋梦云也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并不曾发觉。

待他说完,她才将目光转向他。

祁王已卷起画轴,站起身来亲自递还她:“你真的……得好好收着,本王在外流传的画作着实不多。”

“是。”蒋梦云应了一声。

这话听着有些奇怪,似乎原本是想问她什么的,结果却忽然半道改了词儿,变成了一句嘱咐。

否则祁王再如何自恋,也断不会说出这样的话来。

其实无论画是否是他所作,于她而言都是要好好收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