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1章 新年到(1 / 3)

明末球长 一脸坏笑 6098 字 2020-09-16

作为传到后世,依然延续着过春节传统的越南人,当然,由于其地域关系,自然无法如同中国北方人一样,吃饺子过春节,而是以年粽和糯米饼和特色,那粽子也是糯米,猪肉,豆沙为主的肉粽,味道嘛,吃吃就习惯了。

与中国过年喜欢守岁,除夕夜不出门的习惯不同,节日是一个非常有着地域性特色的东西,北方的寒冬,除夕夜几乎是最冷的时刻,自然有这种安排,说起来,春节也就是在农闲时刻搞出来的一个节庆,自然要顺应农业发展的规律。

越南人过除夕夜,反而是跑出去到处溜达,美其名曰采绿,也就是要亲手将树枝带回家来,讨个吉利。

这也是地域与节日的关系,热带不会有寒带的生活习惯,寒带也不会有热带的生活习惯,当然,也有例外,澳大利亚那种除夕夜热死人的地方,因为中国人越来越多,不也是开始闹起了过年的需要了吗。

金山镇是个好地方。

他几乎是长老会治下第一个实现了肉食食量超过粮食的地方,来自中国北方的各种肉畜,当然主要是以羊肉为主,显示出了非常好的适应性,而那些原本在帝都的闲散人口在经历了最初的震惊后,除了少部分人懵懂崩溃以外,大多数人表现出了从命的态度,都是要干活换取粮食,慢慢的都有了自己的耕地后,态度却也开始转变。

这个时代的人对于土地的执着还是非常坚定的,在长老会下发的土地证的感召下,劳动积极性还是有的,虽然少部分人难免又走上了原本在旧帝都那种坑蒙拐骗的日子,但基本上的走向还是很正常的。

当然了,远多于人口的羊肉自然只能拼命消化,除了少部分进贡给长老,以求他们早日让自己可以回乡上祖坟,而剩下的就开始制作各种的羊肉制品,涮羊肉已经满足不了大家,而什么羊羹,烤羊肉,也纷纷出现,虽然缺乏香料,但在他们内部,盐还是不缺的。

澳大利亚过了个好年。

在整个河北,虽然不能说事事顺利,但过往困扰百姓的辽饷问题几乎没有,已经免税两年之后,河北已经出现了人口回流的现象,毕竟在此时,南方几个省还依然坚持老办法,依靠农业税为主要收入来源,好在江南没有什么自然灾害,勉强维持起来。

而帝都以及周围,长老们治下永久免除农业税的消息,经过了一年的发酵,传播,确认后,终于得到了确认后,南方几个省的大大小小官员确实感觉到了压力,这种用脚投票的行为可不简单。

政治这东西就怕对比,因为你用简单的免除农业税去对比,却不对比长老们额外有着海量的金钱,就有些犯规。

但是南方的官员和百姓不了解事实的真相,他们只知道北方搞的好生兴旺,当然了,在传统儒生们看来,帝都无论是什么人当政,刚刚建国就大兴土木,滥用民力,迟早是要败亡的。

所谓民力,其实是这样,在传统儒生看来,之下的子民就和牛马差不多,需要的时候割肉,或者使用来做工,不会考虑什么工钱或者时节问题。

所以,老旧一些的儒生们,更是把兴建各种亭台楼阁作为弊政,最好官府什么也不做,就是好的。

而反其道而行之的长老们,不但建设起了大型的钢铁厂,遍布河北的主干铁路,支线公路,可以说,整个河北的农民都在忙碌之中,但好在他们手中的金钱足够。

在往常,也许会造成钱太多的情况,但好在长老们早有预计,一方面就是从外地购入的大量货物,消耗了这些存量白银,没有造成巨大的通胀,另一方面,对海外移民的通路也渐渐疏通,人力渐渐不再那么拥挤。

在沸沸扬扬之下,这个新年倒也别有滋味,除了少部分失意人,原本可以依仗替大明权贵捞取好处的人,发现新朝廷的新贵们对此毫无兴趣后,只能痒痒然暗骂他们不懂用人外,这个年,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