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4章 盛世年华(1 / 3)

明末球长 一脸坏笑 6273 字 2020-09-16

“喜今日两姓联姻,一堂缔约,良缘永结,匹配同称。看此日桃花灼灼,宜室宜家,卜他年瓜瓞绵绵,尔昌尔炽。谨以白头之约,书向鸿笺,好将红叶之盟,载明鸳谱,望两位新人从此相互扶持,年年永好……”

礼宾者是礼部侍郎安蓝,此时他却是表情严肃,抑扬顿挫的说着宣礼词,不过却是丝毫不敢让观礼的人觉得他对于这些前明贵人有任何的接近意识,他们可是非常危险的人物啊。

安蓝是真真切切的感觉到,自己是有“天花板”的,按照他被请去参与的“教育”改革计划,儒生们所学的东西虽然作为遮羞布依然被挂在那,但是各种专业学科也被纳入各个专业的考核之中。

打着“克己复礼”的口号,声称恢复汉唐之制度,大宋的官吏一体,也就是一个人想要爬起来,从最底层的县官一级一级磨上去,而且,作为公务员的体系内,打着什么六艺的旗号,还有唐代的明法,明算科,再加上突然设立的明器科,都大大的摊薄了儒生们的上升渠道。

当然了,不得不说的是,他还挑不出半点毛病,而现在,安蓝想做的,无非是保住自家富贵而已,考八股是考,考策论就不是考了吗。

还是保住富贵危险。

因此,在安蓝看来,最危险的事情就是这些可怕的大明亲王什么的了。

在这里,名声最响的,自然是鲁王。

历史上被一路烧杀的清军吓唬的跑去江南不同,这个新时空里,鲁王在山东虽然首鼠两端,好像热锅上的蚂蚁,但又瞻前顾后不肯逃离,最后一刻才跑去浙江不同,鲁王朱以海慢慢的发现,远处的这些暴民发生了一些变化,起码从帝都陆陆续续传来的消息,秩序不断被建立,很少有大规模的杀伐。

而在不断的暗中通消息下,山东的官员先是安下心来,一开始只是派遣亲随心腹暗中探查,发现帝都虽然有些乱,但那是大规模建设来的乱,同时油水丰厚,到处是钱,那些小吏可没有傻子,知道这样大的投资,究竟需要什么样的财力支撑。

五文钱部队很快发威,诸如“李自成在河南山西刮了五千万两银子”,“崇祯皇帝的内帑白银七千万两”各种小道消息自然多了起来。

这在真正通晓大明财政问题的人看来简直是个笑话,大明皇帝哪有自己的银子?如果有,也早就被那些如狼似虎的东林正人给骗出来了,李自成如果有那么多钱,哪里还需要亲自领兵出征?

但帝都的旧城改造,不但没有造成民间负担过重,而彻底激发起了大量的工程投入,让许多的经费流入第一线的劳动者手中,居然有几分欣欣向荣的气氛。

随后的时间里,随着逐渐稳固,以及华北的大兵始终没有接近黄河一线的意思,虽然来来回回不少修路工人,但那也是非常光明正大的行动了。

于是,在确认了对方不是想象中无趣的暴民后,逐渐开始有大着胆子的山东地主,小官僚开始与帝都一方接触,这种接触取得了非常完美的良性循环,长老们绝对没有刻意的讨好这些山东投机者,在他们看来,如果奖励首鼠两端者,那不就等于是在惩罚忠心耿耿的手下吗。

但这种不卑不亢,显示我们根本用不到你,甚至有些倨傲的态度,反而让这些士绅们有所触动,他们也许自诩经天纬地之才,安邦定国之策,但帝都的人有眼无珠,那自然是可恨。

但良性循环也开始了,从帝都采买回来的新鲜玩意儿越来越多,同时各种现代化设施也收买了不少的人,甚至有人乐不思鲁,不回山东,待在帝都不肯走。

跟着是许多家族的大少爷,他们是只知道享受,绝无什么家国民族之念,也许刀到了面前还会闹一下,但是对面的人突然不再搞斗争,开始拼经济,那就让人感觉不再斗气了。

不少大少爷都跑去帝都玩新鲜,在这里只要有钱,享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