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8章 牧羊犬(1 / 3)

明末球长 一脸坏笑 6168 字 2020-09-16

“我爸妈结婚10年都不孕,跑遍各处医馆,门槛都被他们踏烂了,都没用,前前后后花了十万两,几十年前的十万两啊,后来我妈听说印度医学发达,就说去印度看看,我爸不相信坚决不同意,然后我妈妈就一个人去了,一年半后,我妈妈就带着刚出生的我回来了,这下我爸也不得不心服口服,而且我妈妈说去印度根本没去大医院,就乡村诊所那种,根本没花什么钱,你说,中医医学配给印度医学提鞋吗。”

苏州作为通商大埠,自然也是有外国人的,这里是一处外国人聚集所,算是南亚中东几国洋商在此地的歇脚地。

与后世海洋贸易被欧洲人垄断不同,此时在亚洲,还是活跃着一些来自印度或中东的商人的,他们大多是,手里大多数都有现钱,形成了一些固定的贸易线路。

后世的时候,印度商人的无信用几乎让所有中国商人跳脚着骂,但那确实是个误会,实际原因很简单,在经过了几百年的被殖民后,印度人几乎失去了自己的经商传统,海洋贸易,渠道商这种赚钱的活儿,自然是留给主子做的啊,你们印度人就安心做茶叶种植园就是了。

而在宗教文化上,印度人不会以欺骗别人为耻,反而是觉得光荣,这就是印度教的先进性所在,而其他民族,比如中国人,就经常就去外面的留学生,在学期结束后,被来自某些国家的人追着“借钱”,不借就大喊你们中国人真小气,而如果你上当,为了面子借了,下一秒他就会直接消失。

中国人这样的文明,太爱面子,太好大喜功,远不如英国人这样将对外屠杀和掠夺正正经经摆在面前研究的民族先进,这就是狼的分别吧。

当一个英国人遇见人,会首先考虑他会不会吃我,再次回考虑,我能不能吃它,于是就开始了直接强抢,至于什么面子什么的,不存在的。

在大航海时代,中国人一败涂地,固然有大明时代傲慢无知,文官儒生其中苟且,满清时代锁国的缘故,但内里的文化基因,偏向于保守,偏向于内敛,偏向于愚蠢。

这就与,英国国王派来中国做生意的军官,看见中国船只后,直接就强抢屠杀,然后去广州湾直接要求贸易,被愤怒的官府拒绝后,依然不肯离开,百般钻营。

这,才是一个想要在黑暗森林中存活下来的文明应有的素质。

酒馆内,一个中国人打扮的人正在向几个印度人百般吹嘘印度文明的伟大,只见他额头上贴着膏药,脖子后面插着一把折扇。

“这是一个牙行的牙人,好像没有牙贴的那种吧。”

本地人李香君这样形容道。

牙行是大明朝的一个经济特色。

随着商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牙商人数大大增加,形成了一个专门的工会,称为牙行,清代著名的广东十三行,就是指经营进出口贸易的十三家牙行商人。

由于牙行商人的利润来源是交易双方的信息不对称,赚取的差价,因此,牙人多数狡猾,存在着侵渔百姓、欺行霸市、欺诈哄骗、钻营渔利、收取高额佣金、损害交易双方利益的行为等危害,任何有作为的政府都不会允许他们存在。

但在大明时代,还有“我大清”时代,牙行依然在壮大,原因很简单:牙贴。

这玩意差不多就是许可书,而为了这牙贴,牙人们不但每年要缴纳一些税金,而对于官府的讨好贿赂更是真正的大头,垄断嘛,谁不喜欢每天坐在家里就有钱拿的日子?

当然了,也不可能指望所有的牙人每天跑东跑西忙活,于是就诞生了一种人,他们没有牙贴,诞生依附于某个牙人,赚取的利润,供奉给那个牙人后,自己赚的还有富余。

一般老百姓都叫他们二牙人,实际上这些二牙人比真正的牙人还狠。

李向前小看这个牙人在那如同小丑一般的表演,却是并不在意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