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金钱战争2(1 / 4)

明末球长 一脸坏笑 7255 字 2020-09-16

当知府、县衙以及申明亭等地纷纷贴出以后纳税将只收共和通宝以后,最普通的老百姓反应还是不大的,他们第一时间没有想到这里面的经济学原理,这里面大明的人用反贼钱币缴税的政治意义也是不理解,但是到了具体算术的时候就发现,这里将太吃亏了。

哪怕是最无知的力工,手里的崇祯通宝开始疯狂跳水,原本就已经是掺入大量铅铁的钱币,现在甚至发行这种钱币的官府都不要其收税,这是何等的卧槽啊。

第一批站出来的是闻讯而来的乡下书生们。

他们倒是不敢冒犯尊贵的知府大人,不过开始在茶馆之类的地方议论纷纷是难免的,落后的我大明连税都收不上来,自然做不到“我大清”那样的先进的挂着“莫谈国事”的牌子,一时间南通热闹非凡,这年头其实各阶层都不满意,高阶地主虽然可以趁机吸纳土地,购买丫鬟,但到底需要付出的东西反而更多了,起码不得不小心应付那些乱世草头王,最好自己想办法搜罗武器结寨自保,甚至派遣卧底去那些泥腿子里面探个究竟。

劳心劳力,费尽心机,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可是真话。

江北的情况与江南不同,虽然受到南京节制,但具体施政的自主性也不低,毕竟今天报一个有乱贼希望得到援军,明天报一个邢夫人的部队野外拉练出现在城郊,请求援助一部分粮草打发了这位姑奶奶。

管理成本高昂必将带来一部分的放权,放权必然带来膨胀,在南通这个黄河以北的花花世界,仅仅是改革税收体制,就已经是血雨腥风了。

如果是以往,做这么大的改动,知府老爷上下只怕是要被自杀几口才会太平,但是经过了简单沟通,只要不傻的地主,就发现了这是一次完美的掠夺机会。

无产阶级想联合起来,就得突破地域、语言、种族等限制,而地主和儒生阶级却天然很容易联合起来。

普通老百姓那里懂得经济原理?这里倒是显示出了儒家思想先进性,他们不必去仔细阅读那些奸商和缙绅的各种黑心计划,钱铺子如何将普通农民最后一块钱掠夺干净,一点渣都不会剩下,卖儿卖女都未必能填饱这些缙绅的贪婪胃口了,但这些最穷的书生,反而在读死书读到脑残后,不必读数字,一个政治不正确就足以把任何人打翻在地,除非那人得到了全南通官僚的支持。

其实很简单,他们无论怎么计算起来,对于南京那边,他们只要还想收到自己上缴的税负,就得捏着鼻子同意,不同意?好说啊,咱们手下还有一个南通哭穷团,让南通的那些临时工壮班差役们穿着破破烂烂的棉袄,去南京闹饷,哼,谁不知道穷的怕横的,横的怕不要命的?虽然老子们惹不起那些不要命的,但欺负你们这些富的还不容易?

当然了,这里面的弯弯绕简直太多,不过,也就只有这些穷苦读书人可以发出最后的哀嚎了。

肉铺老板郑屠美滋滋的剁肉呢,托福长老们带来的改变,虽然远在千里之外,但依然让他的肉铺生意好的很,当然了,他是理解不了这样的日子。

真正开始不对劲,是从早上起,不断来买肉的人。

走街串巷摇铃给人看病的游医,提着个篮子在街上卖梨子的,甚至给人扛活的力工也跑来卖肉,他勉强回忆着今天到底是个什么黄历,发现就是个普通日子,不是财神爷诞辰,也不是本地土地爷的日子,为什么这么多人来买肉呢。

虽然过了两女太平日子,江南的粮价迎来了一个物美价廉的时刻,到底是不必北运百万石粮食带来的生活水准急速上升,连肉价都在降低。

后世精准到可怕的现代化养殖业,可以把肉粮比维持着一比七到一比六之间,不过这个时代可不讲究这个,家里有个小子,闲着时候去打草就是,当然,这样也无从谈论效率了。

但是,哪怕肉再多,有些下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