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二十七 从前有座山山上有个和尚(2 / 5)

形意宗师 说自在 6024 字 2022-01-08

俩人买了门票,陈当心与韩珞没有去乘做免费大巴抵达少林寺,而是一路徒步赶往少林寺。

一座开放式的武校就在少林寺景区边缘,青少年的人数密麻,分成好多个班,在各自训练着,一旁的教练指挥着,有练翻筋斗,有打拳,有踢腿的。

而韩珞第一次见到这么庞大的武术人群,不禁感慨,这群习武的少年中多少人会因武术而受益终生!

拳学不仅仅是躯体上的磨练,更是心灵上的巍峨学问。

陈当心与韩珞唠叨起来:“咱就先不去少林寺,先去一趟少室山?”

韩珞微笑道:“听前辈吩咐。”

于是俩人避开少林寺,仅是匆匆一瞥,看到红墙寺庙,然后直奔少室山。

到了少室山前,有一处买票口,是卖索道票的,因为这里距离真正的少室山,有十里蜿蜒山路,而乘坐索道车当然是众多游客的不二之选。

陈当心与韩珞却不怕走路,于是二人直奔十里山路。

山路台阶密延蜿蜒向上,有幽道之意境,四周树林环绕,正是‘山径幽深,十里长松引路。’

俩人踏着蜿蜒台阶而上,一步跨五个台阶,宛如魅影消失在山道上,数分钟后,海拔越来越高,而头顶空中缆车快速交错划动。

俩个武道拳师,对登山蜿蜒的山路简直健步如飞,若非担心惊扰世人,俩个拳师施展功夫的话,直接上山如飞,明明登山之路俩人都可以如履平地。

其实这神奇的功夫根本没有窍门秘诀而言,无非是一日日的桩功造就了强大的体魄。

一滴滴的汗,不分寒暑,流了好多年,才能有今日山上如飞的躯体。

饶是这俩个武学拳师不肯施展全部功夫,那也足够惊骇世人,一路不曾有半点喘息与休息,直接登到了少室山。

这里已经是游客的密集地,韩珞陈当心与游客无不同,一步步走在山道上山。

又十里路!

俩人才抵达三皇寨顶。

这里已经游客稀少,四周环境透着难以言述的幽静,山如画中山,而两座山峰间,一座吊桥横跨两座山峰。桥下是万丈悬崖。此处犹如天上。

陈当心对韩珞说过桥,朝吊桥走去。俩人走在悬空的吊桥上,没有任何惊惧,而正常游客赶到这里,必定是先观察一番,然后犹豫,恐惧,刺激等情绪复杂无比,然后脚软的登上吊桥,生怕桥塌把自己掉下去。

俩人走在桥的这头。

桥的那头,一个身着有些岁月的老旧僧衣的中年和尚,光着一个头,轻唱着悠悠悦耳的佛歌,负手,朝这头走来。

陈当心见到这和尚会心一笑。

韩珞刚产生疑惑,就看到桥那头的中年和尚招呼着手,笑道:“终于把您盼来了。”

这和尚是谁?

两拨人走在一块后,正是吊桥中间。

“德立师傅!”陈当心恭敬行礼。

“年年盼你来看我,今年啊,终于来了。”那中年和尚十分和善笑对陈当心道,然后微微正看了眼韩珞,眼中只有清澈如孩童的善意。

韩珞却是微微一惊,仿佛看到了那年的玄国伯伯。难不成眼前这位中年和尚是佛门的一位隐世高人?

“珞儿,这位是释德立大和尚,少林寺禅武医当代继承者,隐居于这游客稀少僻静的三皇寨上,常年修行。”陈当心把这个中年大和尚介绍给了韩珞。

韩珞微微一惊,恭敬行礼:“见过前辈。”少林禅武医是什么?

中年大和尚和气开朗的竖掌还礼,和气客气道:“别这么客气,都是一家人。陈老,这位年轻人是?”

“韩珞,形意拳继承者,与我这老头子颇为投缘,眼下正在拍摄《形意宗师》,我这老头子也其中客串了一把,这不刚拍完,他送我回河南,我想起了你,顺道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