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二章 弥足珍贵(1 / 2)

五代游龙 火影判官 3192 字 2019-11-02

“这幅文笔细腻、刻画生动自然,乃是大唐阎公的真迹无疑了,再加上上面润之家祖的手章,却是更加弥足珍贵啊!”

李翊闻言颇有些疑惑不解,我的家祖怎么会…….

哦!转念一想,原来他说的是状元李翊的家祖,自己可不正在扮演他的角色吗?

李翊回过头来,仔细的端详了一遍,这才发现在图的右下角,两行小字之下,一方褐红色的印章钤盖在那里,字号正是‘德裕清赏’,可不正是李翊曾祖李德裕的字号吗?

自己来了这么多次,竟然从来没有仔细观察过这幅画。看来林庆良为了表示对自己的尊重,故意把这幅有李德裕题记的画挂在这里的。

李翊故作轻松的微微一笑道:“家祖虽然两为唐相,终究不过是过眼云烟罢了。大唐曾经何等辉煌,却也转眼间灰飞烟灭了,朝代兴亡如此,其中人物,又有几人记得。”

吴珣摇了摇头,肃然道:“李大帅此言差矣!令祖七年为相,内理乱政,屏蔽奸小,功勋卓著;外重边防,力主削弱藩镇,平定泽、涟五州藩镇,巩固了大唐摇摇欲坠的朝廷,使晚唐内忧外患的局面得到暂时的安定。”

“令祖乃大唐才德兼备之名相,足可与姚、宋比肩,又岂是我等所可望其项背矣!一代名相,却被奸小所害,流贬崖州,实在是千古奇冤啊!”

吴珣话音刚落,龚澄枢叹息着道:“令祖忧心国事,夙夜操劳,可谓是有唐一代的贤相了。而润之的才学文章,却也承继令祖的博大情怀,可说是家学渊源非常深厚啊。”

“唉!我曾经读过令祖的一首,写的实在是太好了。由于我非常喜爱这首诗,所以至今还记得很清楚。”

说完这话,龚澄枢不由得低声吟诵起来。

“内官传诏问戎机,载笔金銮夜始归。

万户千门皆寂寂,月中清露点朝衣。

此诗不光意境优美绝伦,而且内含深邃博大之胸怀气概,他那种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实在是令人敬仰不已啊!”

“令尊也是我大汉的柱石,立国之时的典章制度、礼仪朝纲,不都是令尊费尽心血建立起来的吗?润之更是年少有为,李氏一门必将在你手中发扬光大啊!”

听完这二人对李德裕的溢美之词,李翊不由得暗自心惊。对于李德裕其人,自己只知道历史上他是唐朝‘牛李党争’中的核心人物,独立把持大唐朝政多年,其他的就一点也不知道了。

没想到这李德裕竟然是唐朝有名的贤相,这么受后人敬仰,怪不得刘岩要千方百计的请李德裕的孙子李殷衡出山,为他谋划国家大计了,这是看上人家的显贵家世了呀。唉!上了这么多年的学,只学了些肤浅无聊的东西,二十一世纪的教育,真是误人子弟啊!

这龚澄枢看来也是不简单啊!此人不但精于书画鉴赏,而且在文采上也是不遑多让,恐怕比自己这个半瓶子醋的强多了。虽然这人是南汉中后期乱政的主角,曾经大肆杀戮宗室皇亲和朝臣,但是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人也不是一天变坏的。

他依附在晋王的羽翼下,就要处心积虑的为晋王谋划,这也是各为其主吗!

不过,道不同不相与为谋,这种人再有才干,只要是死心塌地为晋王卖命的人,自己是不会真心与他结交的。

这时候,美味佳肴已经流水价端了上来,摆了满满一桌子。看了各色造型各异、香气四溢的珍馐,无疑已经让人动了食欲。

李翊坐在上首主陪的位置,端起酒杯来向着龚澄枢和吴珣殷勤致意道:“龚公公、吴大帅,在下僻处陋地,饭菜也很粗鄙,实在是有些不成敬意。但李翊相敬二位大人之心意,却是发自肺腑的真诚。虽然二位大人公务繁忙,不能久做停留,但这地主之谊却是不能轻忽。”

“这酒虽是此间自酿,比不得宫廷御酒,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