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二章 以杀止杀(2 / 3)

生如戏唱 于长生 6597 字 2020-10-27

拉扯,直接划破长空,居然整个人一跃而去,以巨大的冲击力,带动瘦小的身体,形成了一道长虹,瞬间远去。

到了弘法寺清净和尚住处时,小半仙的脚下似乎泥泞万分,连迈着一步的力气都被抽空了,似乎就想在此刻,就此沉沦下去了。

小半仙咬紧牙根,勉强地一步步转身踱步。

浑身冷冰冰地呆立在清净和尚门前许久,小半仙才举手抹了一把脸,发觉手心有汗水,也不知道是脸颊的汗水还是手心的。

清净和尚睁一睁眼,室内烛火自亮,小半仙耳边听了那熟悉的的语调。

“进来吧……。”

小半仙抬起手,手指有些僵硬抖,费了好大力气才把手抬起来。

此时仿佛有一朵玉雕的莲花,在小半仙的掌心里静静绽放。

推开清净和尚的房门,见到了盘坐在内的清净和尚。

“老前辈救我。”

小半仙也不二话,开口便喊,而房门内油灯亮了,清净和尚叹了口气。

“看来老衲今晚是没的睡了。”

清净和尚将戴在手上的念珠脱下,往小半仙头上一敲,小半仙顿觉灵台清明了许多。

清净和尚又将念珠往小半仙手上一套,抬手指了指门外。

“去,到院子里打坐去。”

念珠其实很普通,但因带着清净和尚近百年的念力,小半仙立刻就感觉心头平静了许多,他立刻听话的去打坐。

人的双手合什,是合什念为一念,就是把杂念合而为一,表达了对佛菩萨以及自我的恭敬与期待。

当一个人能把杂念合为一念,就是禅宗说的“置心一处,无事不办“。也是“十方三世不离当念“。

清净和尚就很随意的坐在门槛上念起心经,一篇心经诵完,小半仙的心情总算彻底平静下来。

“你接连受了重伤,差点引致走火入魔,还好你小子知道往老衲这跑。”清净和尚道。

“我今日没能为他们报仇。”

小半仙睁开眼,语气里带着愧疚。

“那只说明时候未到,年轻人那么心急做什么。”清净和尚道

“老前辈你难道不该劝我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吗?”小半仙苦笑。

“狗屁,很多时候以杀止杀才是你们该做的。”清净和尚笑骂道。

小半仙越和这个老和尚接触越觉得他深不可测,明明是个和尚,杀心却比俗人还重,明明是出家人,一颗心在凡尘里打滚。

四大天王恐怕是佛教国家里名气最大的神将,他们四位在天王殿中享受供奉。

佛教吸取印度古代神话传说和古印度教中关于“天”的种种说法,提出“三界说”。三界即欲界、无世间一切“有情众生”皆在三界中“轮回”不已。三界中欲界为最低一界,人类社会居此界,地狱、饿鬼、畜生居此界,诸天神亦居此界。不过,天神住在此界天上,天有六重,即“六欲天”,第一重叫“四天王天”,离人世最近。这里就是四大天王的住处。

佛经说,四天王天就在著名的须弥山山腰,那里耸立着一座犍陀罗山,此山有四山峰,称须弥四宝山,“四宝所成,东面黄金,西面白银,南面琉璃,北面玛瑙。天王各居一山。”四天王的任务是各护一方世界,即佛教所说的须弥山四方的东胜神洲、南赡部洲、西牛贺洲、北俱卢洲,故四大天王又称“护世四天王”。

东方持国天王,名多罗吒,身白色,穿甲胄,手持琵琶。“多罗吒”是梵文的音译,意译“持国”,“持国”的意思就是慈悲为怀,保护众生。他是主乐神,故手持琵琶,表明他要用音乐来使众生皈依佛教。(既然同为乐神,那么乾闼婆王是持国天也就不奇怪了)

南方增长天王,名毗琉璃,身青色,穿甲胄,手握宝剑。“毗琉璃”是梵文的音译,意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