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章 筮草(1 / 3)

大相师 北境 6640 字 2020-09-17

众村民围城了一个大圈,将参与比赛的五人和见证人包围其中。&1t;/p

余家村这边是余四海、余洋和余锋;另一边是李响和元景龙;见证人由城建处的万科长担任。&1t;/p

比试之前,6明将自己所知的情况告诉李响和元景龙:“余四海三人中,风水一脉相传,其中又以余四海的风水本事最厉害,老二余洋次之,最差的是老三余锋。李响、景龙,比试出场顺序你们自己把握,好好教训一下余家三兄弟,让他们知道什么叫山外有山!”&1t;/p

双方准备就绪,余四海高声道:“葬者,乘生气也,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我余家传承数百年,以风水立家,比试推崇‘筮草、钱卦、推背’。今就以此三项作为比试内容,众位共鉴!”&1t;/p

余四海直接将比试内容说出来,余家最拿手的三项,根本不和李响商量。&1t;/p

不过这三项也算是风水中的基本功,所以对李响和元景龙来说并不难,也就没有必要出言反对。&1t;/p

见李响二人无异议,余四海接着道:“现在进行第一场比试,你们谁先来?”&1t;/p

“元大师,第一局要不你先?”李响看向元景龙道。&1t;/p

元景龙点头:“可以,我来探探这余家兄弟的虚实。”&1t;/p

第一局比试,余洋对元景龙。&1t;/p

&nt;

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於扐,以象闰,五岁再闰,故再扐而后挂,此即是筮草之占卜法,古称揲筮。&1t;/p

筮草说白了就是古代流传至今占卜常用的一种草。&1t;/p

随着占卜技术的展,到战国末期,占卜已经使用铜钱,竹签,石子等物,今人有用竹木代替占卜筮草的,但是都不如正宗的筮草占卜灵验。&1t;/p

筮草在古代到处可取,占卜取材方便,古代打仗需要随时占卜,用的就是筮草。&1t;/p

到如今,筮草就比较稀少了,城市农村都基本绝迹,只有在边境了无人烟的深山里面才能找到零星的筮草。&1t;/p

&nt;

《本草纲目》中有相关记载:其生如蒿作丛,高五六尺,一本一二十茎,至多者五十茎。生便条直,所以异于众蒿。&1t;/p

秋后有花,出于枝端,红紫色,形如菊花,结实如艾实……则此类亦神物,故不可常有也。&1t;/p

从“此类亦神物,故不可常有”这一句看,可见写《本草纲目》的李时珍认为筮草是种罕见的植物,列为药中上品。&1t;/p

民间也传说筮草可驱凶避邪,招祥纳福,盖尸防腐,医治沉疴杂疾等,世称祥瑞神草。&1t;/p

筮草虽然稀有,余四海这里却是有的,比试开始前,他就吩咐人取来了两株筮草。一株交给余洋,一株交给元景龙。&1t;/p

对于筮草,李响也只是听说过而未见过,此时看着元景龙手中的筮草,鼻子中就传来了筮草独有的味道。芳香扑鼻,沁人心脾,闻之精神抖擞。&1t;/p

此番筮草比试,并不是用之占卜,因为占卜需要时间检验,这对于短时间的比试来说不显示。&1t;/p

最简单的比试方法就是筮草较劲,比试双方筮草相结,反向拉扯,手中筮草断者输。&1t;/p

筮草较劲看上去虽然简单,就像是寻常孩童游戏,实则门道很多。&1t;/p

此种比试,不仅考教风水师的修为实力,而且对风水师的卦结水平也有很高的要求。&1t;/p

比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