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新港特区(二)(1 / 2)

开局百万兵 草林啸 4085 字 2020-10-16

更新二年,农历二月十三,阳历三月十九,又是一个旬末,一大早,李文和赵大顺两人,顺便带着王二冲一起,搭上了一辆往码头商贸区的公车。

锅台在前几天就已经搭好了,今天他们是去请灶神回来。

新港现有的公车全部属于新港户曹直管区企——新港公车运营公司,该公司从去年六月份开始营业,目前为止开辟了四条路线,一号线为环城线,只在最繁华的区城内绕圈,二号线为北部线,其实就是新戌道,一直联通到北边戌门镇,三号线就是李文等人现在所乘坐的马车,为西部线,联通夙沙镇,四号线走东部,联通东边诸镇,计划中会一直开到武捷堡。

依夏凡的标准来看,现行的公车,既没有铺设轨道,导致车厢闭塞,载量有限,乘客拥挤,又没有安装减震装置,坐这玩意儿简直就是活受罪,一整条线坐下来,骨头架都快震散了。

一言以蔽之:体验极差。

但,老百姓们可没有夏大族长那么挑剔的眼光,他们反而觉得公车又方便又便宜,实乃新港区府一等一的善政。

两文钱(民间习惯将元说做文,约五百文等于一块银元,约八百文等于一两银子,这个汇率不是固定的,随市场浮动),两文钱就能享受过去小地主阶级才能享受到的服务,还能省好大一笔精力和时间,在不差钱的夏国国人们看来,值!

这其中,就包括此刻被挤成肉夹馍的李文三人。

在车夫的呼喝声中,马儿唏律律在大路上小跑,公车顶上插着的三号红旗迎风招展,角上的铃铛清脆作响,提醒着过往的路人,有车经过,要提前避让。

他们早晨出发,接近午时,才抵至目的地。

这还是他们第一次做这么久的车。

港口商贸区,李文三人很少来,赵大顺甚至一次都没来过,故而,他望着满大街的人流,其中多有异族人,有些不知所措的问向李文:“文哥,接下来我们干啥?”

李文也很慌,但在小弟面前,装也得装出淡定,道:“没听巡视的警察所大人们说吗?有事找警察!”

“找官差?!”赵大顺和王二冲同时露出畏惧之色,自古以来,吏奸且滑,苛民甚急,小老百姓天然不愿意与他们接触,躲都来不及,哪有主动上门的道理?

这也是他们来的日子尚短,又一直猫在工曹所属建筑队的小池子里,平时什么事都有组织帮忙解决,还没有养成亲近警察的习惯。

别说赵大顺和王二冲心里抵触,就是嘴上说要找警察的李文,同样心里直打鼓。

“要不这样,咱们先沿街瞅瞅,如果一直找不到,咱们再找警察帮忙,你们看,行不行?”李文借坡下驴,顺势打了退堂鼓。

“行,行!”两人连忙点头。

“咱们现在往哪边走?”王二冲看着陌生的街道,摸了摸后脑勺。

你问我,我问谁去?

李文随手一指,大声道:“咱们走这边!”

另外两个都是没什么主见的人,见李文说的这么自信,一时间信心大增,忙不跌跟在身后,对着周围的新奇事物,左右张望。

三人都有上过扫盲夜校,街两边的招牌,倒也不是全然不认识,而且即便招牌不认识,商铺里的商品总知道是干什么的,最起码大部分都能看出来,不至于闹出跑肉店里买灶王爷塑像的笑话!

何况,在来之前,李文向队里的队长打听过了,知道自己要找的地方叫啥名,还特地突击苦学了“陈记陶艺”这四个字,生怕错过了,而找不到地方。

说起来,三人都不是乡农出身,而是出自市井,新港区城虽然有别于诸夏传统城市,但受限于发展时间,工业发展推动的社会风尚变革不至于太明显,所以,新港区城虽然繁华,顶多让三人赞叹,却没有耳目一新的视听冲击,让三人目不暇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