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要相富先修路(2 / 3)

盛唐血刃 tx程志 5001 字 2020-06-02

的时候,李秀宁终于抵达了西域,让陈应无比开心的,李秀宁与李道贞并没有打起来,二人反而过得融洽。只是让陈应无比尴尬的是,他的两个儿子,对他这个当爹的,一点好感都没有。

陈应也不在乎,认生是肯定的,毕竟两个儿子他都没有怎么照顾。在陈应看来,养儿子就跟养狗差不多,对狗好了,狗对你也好,他的儿子根本就没有照顾过,别指望儿子会对他有什么好脸色。

陈应有的是时间。

随着武德六年的到来,西域的经济也走上了快车道。西域本来就是丝绸之路的东西交汇地点,在西域陆路的交通都十分便利,土地也相当肥沃,矿产丰富,只要打理得当,要变成富庶之地并非难事。

现在西域地区的灌溉系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水车、沟渠、灌井、坎儿井遍地开花,完全解决了灌溉用水的难题,再加上有大量的原始化肥、骨粉、农家肥供应,粮食产量大幅提高。可以预见,今年西域的农业,不管是军田还是普通农田,都将迎来一次难得的大丰收。

而在经济上,南阳也获得了丰硕的成果,一个个大项目吸引着大量流民前来寻找就业机会,大量新奇的商品纷纷上市,各地客商闻风而来寻找商机。盛产的优质棉花成了抢手货,不少胡商大量采购,纷纷下达定单。武德六年,没有用陈应下定强制性种植棉花,而百姓自发的种植棉花就超过二百万亩,而且不少胡商为了得到棉花,不得不按地购买,自己招募工人负责采摘,加工,百姓只要种到地里,就可以拿到钱。

除了棉花之外,第二种紧俏的货物反而是优质的罐头,罐头对于西域胡商并没有多大吸引力,然而罐头可以保持水果和蔬菜的新鲜感,这让在这个年代在海上讨生活的水手们非常喜欢,事实上这个时代,根本就没有什么海商,大都像张仲坚一般,做着海上无本的买本。钱对于他们而言,只是一个数字。

这年代在海上讨生活是非常艰难的,海商所携带的淡水、肉类都很难保存太长时间,就连熏肉也很快就会发蛆,让人作呕,而罐头放上一年都不会坏,简直就是为他们这些在风里浪里奔波的人量身订造的

在西域的罐头的价格一路上涨,最受欢迎的还是各种水果罐头和青菜罐头,都卖得比肉罐头还贵了。越来越多的客商找上门来挥舞着现金寻找货源,再高的价钱也在所不惜,让合伙开罐头厂的那些商人笑得合不拢嘴。

陈应在西域一直没有举行什么像样的军事行动,就连军队他都带着在西域疯狂的修路,一边修路,陈应还做着恶趣味的事情,比如让人采石刻碑,这些开采的石碑被大唐的将士们沿途埋在深深的底下。

“江河所至。日月所照,皆是大江之臣妾”

“元狩二年,霍大将军饮马处”

“元狩二年润七月,霍大将军败匈奴,破北龙庭”

“元狩二年八月,霍大将军点将台”

这其实是陈应的恶搞,反正只是去做。如果将来有机会,他准备将霍大将军的事迹埋到里海边上。

最重要的是,西域的经济发展。

此时西域的道路,清一色采取沥青柏油马路,黑色而漫长的道路,让西域各族胡商享受了便利的同时,也让陈应收起了过路费。

如果愿意绕路,陈应也可以,没有税票,西域各城均不得入内,在采取这种霸王条款,各族胡商只得向陈应交税。

手里有钱,陈应就疯狂的修路。

陈应把后世那条明言,发挥到了极致,要想富先修路

就陈应如此疯狂修路的做法,李秀宁都看不下去了。

她不解的问道“郎君,你为什么要修如此多的路”

“路是好东西啊”陈应笑道“你们,咱们这高昌城到伊吾城足足拥有一千八多里,在道路没有修通的时候,商队从高昌走到伊吾,至少需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