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又来检验血统了(1 / 2)

四人到了会议室之后,于洋他们三个先找了个位子坐了下来。

姜晨没有坐,他来到了前面小黑板跟前,拿出了马克笔。

“我们今天要做的,是这台发动机的可行性评估以及各方面技术的选择。”说着,姜晨开始在黑板上写。

一百吨级液氧甲烷发动机。

“这款发动机做出来之后,地面推力要达到一百吨,一百吨是什么概念你们应该清楚。

spaceX的重型猎鹰,近地轨道的运载能力是六十多吨,是世界现役火箭中运载能力最大的火箭。

但是重型猎鹰的一级,使用了27 台梅林1D发动机同时工作,才达到了地面推力两千吨以上,单台梅林发动机的推力,不到一百吨。

由此可见,百吨级的发动机有多难!”

在开始之前,姜晨必须强调一下这个课题的难度,让他们能全心的投入到其中。

看着他们都不说话,姜晨继续说道:“一百吨级这个不会变了,胡孝言,你需要做一份发动机推力与推力室大小的数据,论证我们需要的喷嘴大小。

同时需要论证的参数还有推力室的室压、燃料的流量和喷气速度。

这些数据你先计算出一个理论值给我,我需要以这个值来设计推力室和涡轮泵。”

一边听着姜晨说,胡孝言一边用笔在本子上写,这些结构需求,都需要通过大量的计算才能得到理论值。

“我们发动机将会采用高压补燃循环系统,冷却系统采用再生冷却,你在计算的时候,要考虑到结构。”

暂时交代完了胡孝言要做的工作之后,姜晨又看着于洋说道:“你的工作前期就是先以之前的声波算法为主,做出一套比较成熟的检测系统,等后期我们发动机设计差不多的时候,再准确的跟我们设计的发动机对接。”

“张敏娟,你主要先做涡轮泵的强度评估,在胡孝言给出燃烧室需要的室压之后,你要计算出涡轮泵需要的功率。”

姜晨看到大家都在积极的记录自己的任务,他满意的点了点头。

“行了,我就先说这些,因为大家还没有实际上手,所以也不知道会遇到什么问题,等到你们遇到了问题,可以提出来,共同讨论解决。

我希望我们这款发动机的理论论证工作在一个月之内就完成。”

姜晨最后说道。

“一个月?”

他们三个瞪大了眼睛看着姜晨,一款发动机的设计,一个月就要完成?未免太儿戏了吧。

“有什么问题吗?”姜晨看着他们说道。

“我们国家的yf100发动机,从2000年立项,直到2012年才验收,中间过了十二年,而且这还是我们在得到了S联RD120作为参考的前提下完成的,我们只有一个月,可能吗?”

张敏娟面色难看的说道。

不仅是他,于洋跟胡孝言也是一脸不可相信。

“十二年,你们知道从立项到真正开始做就用了多长时间吗?而且这十二年,他们不仅仅是做出来一台发动机,而是做出来一整套发动机的研发体系,从理论构建到实验测试。

别的不说,就秦岭的发动机试车基地,就用了多久建成的?

这些我们都不用考虑,只是建立理论体系,而且这么多年过去了,各种理论都慢慢完善了。

一个月的时间,足够我们建立起一套相对可行的百吨级液氧甲烷发动机技术理论了。”

姜晨侃侃而谈,其实他心里还有一句话没说:“你们怕什么,我有系统。”

他们三个虽然还是愁眉苦脸的,但是都没有说什么了。

“好了,你们都先去工作吧,回去该计算的计算,该画图的画图,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就提出来。”

三人各自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