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九章 巧妙释惑(1 / 2)

好不容易说服了李丹阳,现在,摆在沈嫣然面前的又一难题是:怎么让养父母和自己的亲生母亲接受她和丹阳的结婚决定。

很显然,继续用出国进修这一幌子是行不通的。说是为圆李丹阳的愿望,不让他留下遗憾,长辈们一定会觉得这是年轻人在玩过家家。

沈嫣然拨通了艾依一的电话,说明了自己的打算和困惑。

谁知艾依一一听竟轻松地笑了,“好吧,这事包在我身上。我来想办法。”

挂了电话,艾依一立即拨通了童小伟的手机。

童小伟是前天离开H市的。那天,他见沈嫣然回到了H市,李丹阳的身边有了人照顾,便紧急回到了香港公司。公司里有一大堆业务正等着他处理。

接通电话,童小伟也倍感为难。他在医院里跟沈嫣然的养母黄姨和她的亲生母亲伊姨有过较长时间的接触。

这两位妈妈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一切总以沈嫣然为中心,凡是对沈嫣然不利的,她们就坚决反对。

她们认为,沈嫣然选在这个时机,与重症男友李丹阳举行婚礼是不吉不利的,所以她们才固执地反对。

所以,要想真正地说服她们,必须让她们认识到这场婚礼的必要性,而且让她们感觉到这场婚礼对沈嫣然的未来不造成影响。

能做通这个工作的只有一个人,他,就是自己的老爸童高山。

童小伟拨通了老爸的电话。

“爸,有件事要劳你出马。”童小伟开门见山地说明了目的。

童高山理解儿子童小伟,更理解沈嫣然和李丹阳,他一口应了下来。

童高山来到了李丹阳的病室。此时,沈嫣然的养父母和亲生母亲都聚到了这里。他们面带焦虑,一幅悲凉无望的样子。

病室里气氛压抑。李丹阳眉头紧蹙。

“喂,各位,你们都怎么啦?天上下霜了吗?怎么都跟霜打过一样?”童高山笑道。

沈嫣然的母亲伊雅洁叹了口气道:“丹阳病成这样,你让我们怎么样,总不能喜笑颜开吧?”

“是呀老童,丹阳一天比一天瘦了,无论做什么,他都吃不下,你说我这心能轻松吗?”沈嫣然的养母黄姨说。

“可不是嘛,这孩子一直叫着头痛,如果能代替,恨不能我来替他忍受痛苦。”养父道。

“大家稍安勿躁!”童高山在李丹阳的身边坐了下来。

“你们呀,是无事三呻吟。告诉你们,李丹阳这病要想治好,需要三分治七分调。这个‘调’字就包括很多内容。但最重要的是精神状态。”

“这我们知道,但事情落到自家头上,精神总是轻松不了。”养母道。

“这里所说的精神,就是一种愉快的情感体验,一种向上的正能量,一种不服输的毅力。丹阳在这儿,作为医生我也不回避。要想战胜癌魔,首先要有精神气。”

童高山说着,把手放到李丹阳的头上,“精神不垮,毅力不减,病魔自退。这在医学上是早就被证实了的。为什么民间有冲喜之说?其中的原因就在于此。”

童高山把目光一一掠过在场的每个人,说:“当我们身处喜悦的气场中时,正气会上溢,污邪之气受到正气的挤压,自会排遣和消退。”

说到这儿,童高山指着病房里张贴的人气疏导图说:“当正气压倒邪气的时候,我们身体的免役系统会恢复正常,功能甚至会超出平常。这样,对疾病的治疗自会好上许多。”

养母惊奇地瞪大了眼睛,问:“老童,你说的这个喜悦的气场通常哪里才有?”

童高山见已成功挑起养母的好奇,便说:“喜悦的气场,顾名思义,当然是在有喜事的地方才有,在人多的地方才充盈。”

童高山说着拿起一个苹果,对大家说:“病人就好比一个生虫的苹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