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章 窗口逃生(1 / 2)

几乎没有悬念的,孟小波、沈嫣然、米司林和她的妈妈被反对派武装控制起来。

大约走了20多里山路,他们被带进了一个小村子。

这个村子已被反对派武装所占领。村前有条公路蜿蜒着通向远方。

几个士兵押着孟小波他们,把他们关进了一座三层小楼的地下屋。

走进这个院落的时候,孟小波和沈嫣然观察了一下,这个院子约有一千多平方米,四边都修着房屋。

院子内外集结着二百多名士兵,个个荷枪实弹,不断地在院子周围巡逻。

从保卫情况来看,这里估计是反对派的一个小型指挥所。从对面的房屋里不断传出的电话铃声和粗野的谩骂声可以判断,战事依然很紧。

虽然孟小波和沈嫣然一再向押解他们的士兵解释,说他们是中国记者,与战争争端无关,说他们只是来采访撤侨情况的,但那名士兵根本就不理他们这些。

只听得“哐当”一声响,那名士兵锁上门径直离开了。

地下室一下暗了下来,只有从一侧的墙壁透气孔处洒进一些阳光。

被关的四个人见士兵一走,立即凑到透气孔前观察起周围的情况。

透气孔外是一片开阔的场地。场子里停着四五辆由皮卡改装成的军车。每辆车上都坐着一个士兵,随时待命。

沈嫣然又来到那个锈迹斑斑的铁门前。也许多年兵荒马乱,这里的主人早已逃走,老屋年久失修,使得铁门锈蚀严重。

孟小波打量着这间屋子,总感到这间房屋有些异样。可到底异样在哪儿,他也说不清楚。

“我们当务之急是要找到出口,不能呆在这里等死。”孟小波道。

“依我分析,目前战事吃紧,反对武装暂时没有闲心来审问我们,但是……”

沈嫣然正分析着,米司林接过了话头,“但是之后有两种可能:一是他们在战场上获胜后,再慢慢审理。我们会被关上很久,最终被杀的可能性很大。”

“二是他们在战场上连连败退,无暇顾及我们,要么带着我们一起撤离,要么仓促就地处决。”

“当然,后一种的可能性更大。”

米司林分析道。

“我女儿分析的有道理。我们G国政府军和反对军经常有战事,一旦战争冲突激烈,反对军根本就顾不上战俘或平民的安危。”

老太太补充道:“在三年前的冲突中,反对军抓住了三位疑似政府军的士兵,一直关押在一座碉堡内,可他们却压根忘了这事,三位士兵被活活饿死。”

沈嫣然插话道:“来G国之前我也做了一些功课,查过一些资料,在G国,无论是政府军还是反对军,他们中间有许多都是雇佣军。”

“这些七零八落凑起来的军队根本没有统一的管理,也没有整个战局意识,对被抓的平民有的直接屠杀,有的管理松散。”

“这正是我们要利用的漏洞。”孟小波道:“据我所知,G国平民为了躲避战争,都喜欢在地下室里挖下地窖或通道。”

“所以,我们找找看,这间地下室有没有地下通道可用。米司林,这方面你的经验应该比我们足,你去找找看。”孟小波建议。

米司林闻言,立即开始勘探起来。

沈嫣然学着米司林的样子,用手指轻轻地敲击着地板和墙砖,通过声音来判断是否下面有空洞。

孟小波却围着透气孔研究起破窗出逃问题。

当然,最好的出口是铁门。它已锈迹斑斑,如果猛力撞击,破门的可能性最大。

但是破门是危险的。因为极有可能被院子里来回巡逻的士兵发现,如果那样,他们一个也休想活着走出这个院子。

危险不可冒,那透气窗呢?

孟小波仔细地观察着气窗的大小和结构。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