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英雄多草莽(2 / 3)

阮家三兄弟现在正是落魄的时候,张宝去了自然可以顺利招揽过来。但像已经在木兰山落草的杜壆,那就不太容易了。杜壆是山大王,麾下千余喽啰,身边还有生死之交的兄弟卫鹤、酆泰辅佐,人家有家有业,凭啥抛家舍业的跑到张宝麾下当小弟?

所以张宝想要招人只能凭运气,自己安慰自己得之我幸,失之我命。像栾廷玉这样一员武力不输林冲,人品更是超过梁山好汉许多的猛人,张宝一直认为是自己的“主角光环”发挥了作用的缘故。

而如今碰到了自称名将之后的贝应夔,抱着有枣没枣先打三竿再说的想法,张宝打算留下贝应夔。不管这贝应夔是否真的如他自己所说精通兵法,单是能够跟栾廷玉走上五十合而不落下风这一点,就值得张宝开口招揽。

贝应夔的家族是在西域不假,但家里除了他外已经再没有旁人,这也是为何他会愿意担任商队护卫前往中原的原因,因为他没有牵挂,可以四海为家。张宝的招揽可以说是解了贝应夔的燃眉之急。

在到了中原以后,贝应夔才发现自己的本事没有了用武之地。他是胡人,想要进入大宋的军队几乎就是不可能,而且大宋军队的待遇,也让贝应夔望而却步。可若是不参军,能让他干的也就剩下看家护院或者做苦力,而这两样,也不是贝应夔想干就能干的。他是胡人,相比起同样跟他干这行的汉人,雇主当然更愿意雇佣汉人。

贝应夔欣然答应了张宝的招揽,成了张宝身边左右护法里的一个。不过虽然不用发愁以后的吃喝了,但贝应夔的日子过得也并不轻松。这货跟栾廷玉一样也是旱鸭子,张宝不好强制让栾廷玉去学游泳,但对贝应夔就不需要那么客气了,一道命令下来,贝应夔就充分品尝了一下杨子江水的咸淡,反正有阮小七在旁边保着,也不用担心会把贝应夔给淹死。

离开江宁府以后,张宝一行人便乘船继续走,奔向此行的目的地杭州。要说起来,张宝这次出门还真是有皇命在身,赵佶答应张宝请求允许建立一支水军的条件就是张宝需要负责替赵佶在出门游学的时候寻找奇山,而这次出门之前赵佶在得知张宝要去江南寻找造船匠的时候就交代给张宝一个任务,让张宝在江南找到合适的造船匠以后负责押运花石纲返回汴梁。

张宝对这个临时增加的任务并没往心里去,搜罗奇山并不在张宝此次出行的目的之内,答应赵佶的条件但却不代表张宝就需要去执行,反正与张宝有着同样任务的人是大有人在,不需要张宝去特意费心思,押运花石纲返回汴梁在张宝看来不过是搭一次顺风船而已。

江南水路纵横,张宝的船并不是大船,一般的河流并不能阻拦船只的前进。这一日,张宝一行人就到了德清县附近,继续往南走就可以到达杭州。贝应夔跟栾廷玉经过这一路的强化训练,水性都有了进步,至少不用担心掉进水里会被淹死。

眼看着日头已经接近中午,张宝吩咐阮小七停船靠岸,打算等用过了饭以后再继续前进,争取在天黑之前赶到杭州。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张宝这回南下没去苏州,但杭州的美景那是说什么也不能错过。

做饭这种事自然用不着张宝亲自动手,阮小七寻了个可以停船靠岸的地方,然后便有李贵带着数人上岸去附近的饭铺购买酒肉。闲着无聊的张宝坐在船头拿出自己让人制造的千里眼四下观瞧,嘴上有一搭没一搭的跟着身边的焦挺闲扯,无意中就看到一处值得人注意的地方。

“咦?那里莫不是有人落水了?”放下手里的千里眼,张宝自言自语的嘀咕了一句,随即又举起千里眼确认,在确认无误以后,张宝出声招呼正在监督贝应夔、栾廷玉练习水性的阮小七道:“小七,咱们南边差不多五百步的地方好像有人落水了,我用千里眼刚刚确认过。”

“小七明白。”阮小七答应一声,顺着张宝手指的方向就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