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 大买卖(2 / 4)

能够遏制张家的力量,可一旦到了海上,那就是张家一家独大,高丽与大宋相隔着大海,大宋无论是谁想要到高丽,那首先都等得到张家的许可,否则就算是侥幸到了高丽,也休想回得来。

刘慧娘没跟张宝提有关赵玉盘的事情,聪明的女人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她也没有跟张宝撒泼耍赖,一是她姑娘家脸皮薄,干不出那种丢人的事,二是她相信张宝,不会做出对不起她的事。

张宝并不清楚刘慧娘的小心思,他此时满脑子想着的都是明日面圣时要如何说服当今官家同意委任他做这个粮食代理商。大宋的粮价低,高丽的粮价高,张宝作为代理商,低价从大宋进粮食,然后转手卖给高丽赚取其中的差价,这是很有赚头的一笔买卖。而且还有一个好处便是张宝可以趁机截流一部分粮食,为将来征讨高丽收买人心时使用。

百姓造反,理由多是为了求存,所以当权者一般只要能够满足治下百姓的温饱问题,基本上这个政权便是稳固的。这也就意味着能够把治下百姓逼反的当权者那都不是一般人,都该杀!

高丽经过内乱,治下必会出现民不聊生的惨象,而到时张宝发放粮食、安抚民心,也就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高丽土著的认同。其实百姓并不在乎由谁统治他们,百姓所重视的只有切身利益,什么民族大义,国家大义,那是在满足了自身切身利益之后才会考虑的问题。

为了将来能够顺利拿下高丽,张宝此时已经开始准备。次日一大早,张宝便进宫求见,官家赵佶对于张宝的到来很是有些意外,自从长女出嫁以后,张宝就极少进宫,像这样主动求见自己,更是头一回。

“官家,官家,微臣这里有桩大买卖想要跟官家谈。”张宝边说边奔赵佶跑了过来。赵佶闻言不由皱眉道:“张宝,你莫不是来消遣朕的?朕富有天下,还要跟你做买卖?”

“哎呀官家,这笔买卖可跟别的买卖不一样。”

“有什么不同?说来听听。”

“官家可知高丽?”

“……知道,那高丽本是我大宋藩属,后来改投了辽国,你提这两面三刀之国作甚?”赵佶神色有些不悦的说道。

“官家,你有所不知,最近高丽出事了。”

“哦?出事了?莫不是他又投了新主子?”

“那倒不是,微臣家不是有船队嘛,所以对于海外的事情也知晓一二。高丽原来的国主王俣叫他的岳父,也是高丽的权臣李资谦给赶下了台,然后王俣的心腹亲信韩安仁表示不服,逃到南方拥立了一个据说是王俣的私生子的孩子跟李资谦的大仁国对着干。本来是李资谦跟韩安仁对掐,不想没过多久高丽国内又冒出了一股势力,自称是弓家后人,建立了一个大为国……”

“等会……”赵佶打断了口沫横飞说得正来劲的张宝,狐疑的问道:“那弓家后人又是什么来路?”

“据说是高丽之前那个王国的后裔,不过相隔了那么久,是真是假也就不好说了。如今高丽分成了三家,就像是汉末的三国一般,整天介的打个不停。这一打仗,就影响了日常的生产,我们的商机也就来了。”

“怎么?你也想要插手?”

“官家想多了,微臣可不想管高丽人的死活,他们就是死光了我也不心疼,我是想要借此机会去高丽做粮食买卖。高丽缺粮,而我大宋这几年都是好年景,只要我们把多余的粮食运到高丽卖掉,那就能赚上一大笔。”

“唔……那你跟我说这事做什么?”

“微臣这不是想要请官家下旨,由微臣负责此事嘛。”

“怎么?难不成以你张家的能力也会处理不好此事?”

“那倒不是,不过名不正则言不顺。官家可莫要小瞧了这次的粮食买卖,在咱们大宋,一贯钱差不多可以买到一石的粮食,但同样是一石粮食,要是运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