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一章 不动摇(2 / 3)

定的这段时期,尽快打造属于自己的势力。唯有绝对的实力,才是将来自己能否过得逍遥自在的根本。名望、财富……那只是过眼云烟,不足为凭。

张宝很清楚自己该努力的方向在哪边,所以黄经臣的到来对他并没有什么影响。而梁山上的众人在发现张宝并未受到影响之后也是齐齐松了口气。不管是许贯忠还是萧家穗,梁山上的大部分人其实都是不看好大宋未来的主,倘若张宝真的接受了皇后的“好意”,进了大宋官场,那他们的立场也就变得有点尴尬了。

好在张宝没有接受,这也就意味着他们的心愿依旧还有实现的可能。与宋江的梁山不同,张宝的梁山上没有“投降派”,更没有时刻想要重归正统的“降将派”。无论是卢俊义、孙安、杜壆还是林冲、鲁智深,这些人此时的想法就是跟着张宝去海外开创属于他们自己的基业,说直白点就是这帮人都在打着做开国功臣的主意。

开国功臣啊,就算成功后捞不到个王爷,公候总是有指望的。可要是回归朝廷正统,就算是做个兵马都监那也还是低了呀。更何况朝廷对待武人的态度,也让卢俊义等人望而生畏,就是因为不愿受委屈,卢俊义、孙安等人才会选择张宝。张宝要是接受了“朝廷诏安”,那卢俊义等人岂不是绕了个大圈之后又回到了原路上。

黄经臣一走,梁山上下变得更加热闹,对待张宝的态度也越发的热情,热情的让张宝都觉得这帮人是吃错药了……

日子,在一天天过去,梁山的兵马也如平常一样训练,等待着出兵高丽的那一天到来。自从破了祝家庄,让前来冒犯的四路官军灰头土脸以后,梁山就变得无人敢惹。被梁山教训了的四州官军最是老实,而他们消停了,与梁山并不相邻的其他地方官府自不会没事找事,来梁山找不自在。

张宝见梁山无事,自然也就动了继续下山“访贤”的念头。对待人才,张宝是从来就不会嫌多的。留下许贯忠、朱武处理梁山的日常事务,张宝带上焦挺、祝彪便下了山。如今的祝彪已经不是刚上梁山那会的“人质”,都是年轻人,而且祝彪、祝虎又是天生胆大的货,在知道梁山准备出兵海外的雄心壮志以后,两兄弟也动心了。

当初祝家庄会协助官府找梁山的麻烦,还不就是因为祝朝奉希望自己的三个儿子能够出人头地,如今祝家庄算是完了,但祝虎、祝彪却并没有因此而心灰意冷。在经过考虑以后,两兄弟决意将自家的前程绑在梁山这辆马车上。对于祝彪、祝虎的“投诚”,张宝倒是也不在意,他本就没打算把祝家父子置于死地,之所以要让祝彪、祝虎上山,目的也不过是为保守秘密,避免麻烦。如今祝彪、祝虎也想要通过追随梁山为自身谋一份前程,张宝自然不会打击他们兄弟俩的这份上进心。祝虎被安排去了萧家穗的第三步营担任副将,祝彪则被张宝留在了亲卫营。

这回张宝下山带着祝彪,也是存了安抚祝朝奉的心思,毕竟两个儿子上了梁山是否安好,身为父亲的祝朝奉还是会担心的,唯有亲眼看到,亲耳听到,才能叫老人家安心。对于张宝的安排,祝彪自是感激不尽。

吃一堑,长一智。这话是非常有道理的。人不吃亏,就很难有长进。祝彪过去是祝家庄一霸,可在接连受到打击过后,祝彪变得成熟了一点,至少明白了做人还是低调点好的道理。性情再不似过去那样嚣张跋扈,待人接物方面也有了进步,虽然还是有些傲气,但至少明白这份傲气该冲谁使。

前呼后拥的出行,有人喜欢,也有人不喜欢,张宝就属于后者。这次下山张宝除了带上焦挺、祝彪外,也就只带了五个亲卫跟随,当然暗中还是布置了一些接应的人手,只不过平时不会明目张胆的出现在张宝面前就是了。

一行人下山以后先去了一趟汴梁,已经带着长子祝龙搬到汴梁定居的祝朝奉很明显是没想到会在汴梁见到自己的小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