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七章 第一步(2 / 3)

俣执政期间没有战争的那段岁月。

梁山以接受王俣请求为名义出兵高丽,打着结束战争的口号讨伐高丽国内的反抗势力,即便那些高丽土著不帮着梁山,大多数人估计也会持观望的态度。而等到战后,只要安排王俣演一出“献国”的戏码,高丽也就能够正式易主梁山。

张宝并不怕王俣会跟自己耍什么幺蛾子,以梁山目前所掌握的力量,单纯用武力征服高丽也不是不可以,只不过是损失可能要更大一些,也容易留下一点隐患。但若是王俣敢耍心眼,张宝也不介意费事一点。

为了让参战众将切实领会张宝的意图,许贯忠耐心的向邓元觉、石宝等人解释着这样做的理由,而邓元觉、石宝等人在经过许贯忠的解释以后,纷纷向张宝保证绝对服从命令,不会在到达高丽以后“胡作非为”。

……

张家,拥有一支实力强悍,在大宋这个时代等于是无敌的舰队,而有了这支无敌舰队,也就让张家的速战速决成为了可能。在张家制定的作战计划里,张宝准备兵分三路,分别自西朝鲜湾、江华湾以及木浦港三地登陆。

北路军由登云山石宝、抱犊山唐斌、二龙山邓元觉以及饮马川卞祥组成,由梁山派出萧嘉穗作为统帅,率领四山人马直击高丽北部,在拿下平壤以后负责防备北方,以免辽国派人前来捣乱。

南路军则由四明山栾廷玉和耽罗岛徐宁、袁朗、糜貹等部组成,由许贯忠担任统帅,全面收服高丽南部。

至于直取高丽开京的中路军,则由张宝亲自率领梁山余部人马负责。开京过去是高丽的王都,虽然已经叫张宝带人破了一次,但在高丽百姓的心目当中,份量依旧很重。高丽如今三分天下,北部被李资谦,南部韩安仁,中部开京一带则落在了弓奇的手中。

其中李资谦武力最强,依靠北方边军在战斗力上排在第一位,而韩安仁所占的南部由于地理优势,经济最是发达。说白了就是李资谦最能打,韩安仁最有钱,而弓奇,则是四六不靠半桶水。

也不能怪弓奇不努力,他所代表的的王朝是高丽之前的那个朝代,正所谓人走茶凉,作为一个前朝余孽,能有今日的成就已经可以说是祖宗庇佑了。

不过张宝却不会去照顾弓奇的心情,作战计划公布以后便是紧锣密鼓的准备,一个月后,随着阮小七、张顺、成贵等人的战船分别抵达高丽,梁山征讨高丽的战鼓就此敲响。

有了王俣这块挡箭牌,几乎同时遭到袭击的李资谦、韩安仁连抵抗都来不及就丢失了大片的领土,等到二人回过神想起要联手的时候,大宋接受前任高丽王王俣请求出兵结束高丽内战的消息也已经传遍了高丽的大街小巷。

拉大旗扯虎皮,虽然张宝对大宋没什么信心,但大宋周边各小国,对待大宋的态度却不一样。原本高丽人在换了新主子以后也跟着瞧不起大宋,可前几年叫张宝带着人破了开京以后,高丽人对待大宋的态度又悄悄有了一些改变。如今听说大宋因为高丽王王俣的请求而出兵,高丽人中的大多数并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妥,反倒隐隐有些期待能够早日结束战斗,因为据小道消息说,大宋之所以会答应王俣的请求,那是因为王俣答应在平定高丽以后,会举国归降大宋。

生活在高丽这个地方的人很怪!由于国小地贫的缘故,生活在这里的人几乎就从来没有独立自主过,一辈子就是当小弟的命!但也因为如此,生活在这里的高丽人很容易将自己等同于自己所依附的势力。当年还在给大宋当小弟的时候,高丽人就视北方辽人是蛮族,而等改投辽人为主子以后,高丽人扭脸又瞧不起宋人的“懦弱”,这就是所谓的民族劣根性。

喂不熟的白眼狼,说的就是这种人。如今辽人正在被崛起的女真人搞得焦头烂额,高丽人为了长远打算,寻找“下家”也就成了理所当然的事情。而在这个时代,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