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巧言令色、巧舌如簧(2 / 3)

子腾的名义,一封书信并银子传到西城都察院,那堂官都按她的意愿办事?

利用完张华,王熙凤立即赶尽杀绝,张华没了未婚妻尤二姐不说,还有性命之忧,何其无辜?!何罪之有?!

这种人命案子,要么斩、要么绞,薛蟠打死冯渊,逍遥法外,倚仗四大家族官官相护的势力,应天府知府贾雨村断案更是狗屁不通。

徇私枉法、草菅人命,说的就是王熙凤、薛蟠、贾雨村这类人,这种毒妇、恶少、贪官,少一个,世间就多一分正义和安宁。

王熙凤一生只做过两件善事,一是善待刘姥姥,二是善待邢岫烟。她身上黑的,没必要洗白,因为本来就黑,抹不掉。白的,也没必要抹黑。但是,王熙凤恶远远多于善,黑远远多于白。

按说别人怎么毒辣,亦不关贾琮的事,世间恶人除之不尽,但王熙凤欺到他头上来了,没得说,干掉!

……

“老太太、大太太、二太太。”王熙凤一直瞅着那三张文契,待贾母说出来,不禁惊忧,心念电转,便有了分辩、推卸的对策。

这种暗地里收的七分利银,即是借贷者借一两银子,一月收利息七钱,第二月一两七钱又是本金,按它的十分之七来收……本金越大,时间越长,赚得越多。

假使合理、合法撅取财富,贾母也不会多说什么,哪个大户人家不会倚仗权力敛财呢?但贾府最重视面子、羽毛,倘若挪用官中银子、七分利银害人的事情坐实,王熙凤的管家权力便动摇了,她自然不会承认。

她这时对小叔子贾琮已是恨意滔滔、咬牙切齿了,王熙凤盈盈下跪,泪眼婆娑:“老太太,文契上的画押、署名是来旺的,此乃其一。其二,来旺、来旺媳妇跟我办事,难免有打我旗号作恶之举,琮弟如何便一口断定是我做的?我竟不知与琮弟有何仇怨,琮弟何必如此陷害于我?”

“其三,府里下人的难管,老太太、二太太比我清楚,如那东府的焦大,仗着救过太爷(贾代化),连主子也敢骂,西府的下人,管库房的、守门的、巡夜的、厨房的……林林总总,亦有钻空子、管不过来的人,他们又和这个主子、那个主子有关系,因此,我总有疏漏之处。这事焉能不是来旺夫妇自作主张的?琮弟为何认定乃我一人所为呢?”

王夫人、贾母相继松气,王熙凤是贾母所宠爱的,贾母道:“琮儿,你这是误会你嫂子了,还不快赔罪领罚?印子钱的事儿不光彩,把来旺夫妇撵出去也就是了,严令下人不要再行此事。说来琮儿也是为了府上清誉,我不会重罚你的。”

就知道王熙凤会玩这一招,撵走来旺夫妇不是贾琮的目的,他的目的是撤掉王熙凤的管家权力,贾母究竟是看不清还是故意的?无论如何,贾琮也不甘心就此放手,那样王熙凤又会反击他,他道:“老太太,孙儿认为此举有失公允,来旺夫妇是琏嫂子的亲信,既然嫂子认为我之言是片面之词,嫂子之言,何尝不是片面之词?”

贾琮话音落下,确实如此,王熙凤即便说得入情入理,谁也不能断定真假,一阵沉默,贾母道:“那你觉得如何才是公断?”

“回老太太的话,来旺夫妇是琏嫂子的亲信,阖府下人皆知,琏嫂子手段严厉,令他们对证岂不是有互通嫌疑?很多下人,在琏嫂子的眼神下,也不敢说真话,怕事后受处罚。老太太想看真相,最是简单不过,私底下随意叫几个婆子、丫头、小厮一问,且只能暗中询问,这样一来,他们也就不必害怕处罚,琏嫂子是否挪用官中银子,岂不一目了然?”

贾琮一字一句地说完,退到一边默立,极是沉稳。

邢夫人见时机到了,笑道:“赵姨奶奶敢说真话,老太太何妨问问她?假使赵姨奶奶也胡闹了些,不是尚有周姨奶奶么?她们及丫头的月例银子,全是凤丫头管,如若凤丫头真的挪用,且行不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