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迁宫(2 / 3)

大唐封魔录 笑万夫 3435 字 2020-11-02

书政令等,须事先互相通告知悉。

其四,也是更为关键的一点,玄宗皇帝把放弃全部皇权,定在“克复上京长安已后。”

洛阳收复捷报传到长安的当日,李辅国就使人写了一封奏报,通知兴庆宫方面,试探玄宗皇帝的态度。

结果老皇帝不但没有表示放权,还搞了勤政楼这么一出儿。

当时肃宗正称病修养,李辅国进而奏报,直言这是高力士、九仙媛等人密谋的诡计,意在试探民意,妄图收回皇权。

肃宗顾及父子孝道,语焉不明,没有明白表态,李辅国却如针在目,如鲠在喉,狠狠记下了。

望着灯火寥落兴庆宫方向,李辅国忽然心生一条毒计,脸上露出得意的阴笑,朝贺兰寿招了招手。

“走吧,去兴庆宫走一趟。”

李辅国说的随意,贺兰寿表情淡然。

他当然知道兴庆宫是什么地方儿,不过今时不同往日,李辅国想去什么地方,又有谁拦得住呢。

兴庆宫,花萼相辉楼。

听到洛阳收复的消息后,玄宗皇帝同样欣喜振奋,不过,很快他就意识到,这样的丰功伟绩,与自己已经没有太大的关系。

无论那些史官也好,还是后世口碑,人们只会说自己宠信奸佞,贪恋美色,才使得藩兵叛乱,生灵涂炭,更险些葬送大唐江山。

他的心情又变得沉重起来。

如果没有安禄山的叛乱,没有马嵬驿的憾事,也许他可以从容的面对昭华的逝去。

可偏偏这些就发生了,在一个曾经雄姿英发,力挽狂澜,创造出一代盛世的帝王的晚年。

九仙媛,像极了杨太真,也比她更年轻,更活泼,舞姿也好。

有时候,他的确就把她当成了她。

不过,她终究不是她,他不糊涂,他不想欺骗自己,因而时常在一晌贪欢后,乍然醒悟,更添几分失落。

这已经是九仙媛跳的第三支舞了,玄宗皇帝苍老的脸上,仍不见半点喜色。

几个年老的太监,色衰的宫女,伺候着他吃些酒菜,一切都索然无味。

菜也无味,酒也无味。

“高将军呢?”

玄宗皇帝话到嘴边,自己又幡然明白过来,高力士也老了,这两天风湿痛的厉害,告假休息着呢。

老太监看出皇上的心思,陪着笑,悄然退下。

李辅国奏请晋见的时候,九仙媛刚好开始跳第五支舞。

有太监传信过来,不过没等玄宗皇帝做出决定,李辅国就带来贺兰寿一般人,径自闯进来了。

李辅国宣读了肃宗皇帝的口谕,“上元佳节,想请父皇到西内太极宫,赏灯月聚天伦。”

玄宗皇帝眯起眼睛,望着李辅国的脸,端详良久。

李辅国阴沉的脸上,流露三分得意,此外倒也没什么。

真是讽刺,竟要看一个奴才的脸色嘛。玄宗心中暗骂,看今天这局面,去,或不去,无论怎么回答,对自己,对对方,好像已经没什么不同了。

玄宗皇帝刚说了个“去”字,人便被李辅国带来的小太监们架起来,连扶带抬的往外走。

玄宗皇帝骑着那匹早些年西域进贡的汗血宝马,此马高大骄悍,想来已许久不曾骑乘了,倔强的试了几次,才最终在几个小太监的抬扶下艰难的爬上去。

玄宗皇帝带着二三十个老弱的扈从,就这样离开了自己生活了一辈子的府邸。

朱雀大街方向灯火很盛,有几架大灯远远的就望见了,看见灯火,多少让这位历经风霜的老人心里踏实了一些。

李辅国骑马在前头引路,很快来到永兴、安兴、崇仁、胜业四坊的交叉路口处。

放眼望去,竟是刀光凛凛,大道两边站着许多的禁军,长刀出鞘高举在手。

玄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