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咏王之乱(2 / 3)

大唐封魔录 笑万夫 5894 字 2020-11-02

用,对于大唐和百姓来说,更是上策,这些年来战火连连,百姓们的日子过得太苦了。

不过,李泌还是诧异的问了一句:“还要太子的允诺?你在担心什么?”

“哈哈哈哈,你即在官场又不肯做官,又所为何事啊?”史思明反问道。

自天宝年间,李泌即为玄宗皇帝所赏识,奉为待诏翰林,辅佐东宫太子,也就是当今的皇上李亨。而其才学谋略深为杨国忠猜忌,便辞官不做,长隐山林之中了。

及至安禄山叛乱后,太子李亨在灵武继位称帝,使人遍寻天下找访李泌,李泌竟主动到了灵武。

当今皇上命他出任朝中要职,他却坚辞不受,只愿以客位身份为国家出力,皇上拗不过他,但许他以布衣之身参谋军机,平日里但称其为先生,不直呼其名。

纵是谦卑如此,其间仍是受到了李辅国等人不少的排挤。李泌,自然也是知道官场的凶险。

“也罢,也罢。”李泌摇头苦笑。

众人又就相关事宜,做了详细的商谈定好了初步的计划。史思明这才悄然离去。

郭子仪心思缜密,史思明离去后他一直闷不做声,好像在盘算着什么。

“郭将军,在想什么?”李泌笑呵呵的问道,“今天的会晤已算十分顺利了,应该高兴才是。”

郭子仪心中确有疑虑。

“我在朔方时,曾听一位部将提起,史思明原本就是姓阿史那的,也算是突厥王族了,怎么他今日说起,自己一族是阿史那一族的奴隶呢?”

“哈哈哈哈,原来是这件事,这个倒也无妨,阿史那的确是他本来的姓氏,只是他的祖上争夺嗣位失败,被贬为了奴隶,他们一族从此被禁止提起自己的姓氏,后来他追随安禄山做了大唐的将官,干脆自己改了姓氏。天宝年间,山人做翰林待诏时,看到过相关的卷宗记载。”

与史思明谈判的时间、地点、人员,涉及内容:

洛阳城内三十余万百姓处于水火之中,安禄山父子正在实施的洛阳城极端防御计划,因此种种,破城之事不可再拖。

摩罗昙照在西域筹谋叛乱,请朝廷与回纥王联系确认。

黑龙逆脉。

史思明投降所求取的条件等等。

这些事项,郭子仪和李泌又梳理分析了一遍,商讨出对策建议,当即撰写成文,以蜡丸封装,由郭子仪的亲卫六百里加急,连夜送往长安。

郭子仪和李泌的密函,是在次日夜间,亥时之内送抵长安的。

比此早些时候,回纥王的猎鹰突然飞来长安,落在了回纥驻长安进奏院的鹰架上。

以上两份密报,除了直接上呈皇帝外,作为兵马大元帅的太子李豫,自然也得到了相迎的消息。

一天前,吴郡太守、江南采访使李希言的密报,也已呈报了肃宗,咏王李琮发兵广陵,斩杀了守将丹徒太守阎敬之,恳请朝廷调兵增援。这些已在今早的朝堂上议过,然而尚无决策。

关于咏王李琮密谋叛乱的事情,朝中早有线报,却一直被搁置着。

咏王李琮为玄宗第十七子,早慧敏学,然而相貌丑陋,尤其脖颈歪斜,不能正视,常常遭人所鄙。

玄宗对他的感情很是淡薄,加上他幼年丧母,更失了护佑之人。

李琮,是被当今的皇上亲自抚养长大的。当时的李亨,尚未册封太子,位列忠王,乃是李琮的异母兄长。

李亨性情仁厚,是皇族中少有的能够真心爱护李琮之人,兄弟二人同吃同住,感情深厚。

李琮幼年惧怕一人独寝,常常哭闹,李亨常常把他抱在怀中同睡。

安禄山攻陷洛阳后,玄宗敕封其为山南、江西、岭南、黔中四道节度使,江陵郡大都督,镇守江陵。

肃宗,当然不会相信这个与自己同吃同睡的弟弟真的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