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回山西(2 / 2)

没有这些粮食他就撑不住。

粮食安全就是一个底线,守住了底线就不会出问题,守不住底线就是全面的崩溃,这些走私的粮食就是野猪皮的底线。

以前还能靠这些海运维持辽东的生活,这随着地盘的扩大还有人员增加,辽东的野猪皮不得不靠陆路上的粮食运输,才能勉强达到温饱的样子。

由此可见野猪皮其实已经转入一种保守战略,他现在已经不急于在辽东攻城掠地,目标还是稳定住他自己目前的地盘。

他在建立一片稳定的控制区。

野猪皮想把辽东经营为粮食产地,屯田屯兵,然后借此充当跳板,直接杀入关内。

“哼,董大人,你们为何要扣押我们的粮食?我们不过是想要把粮食卖给山西,陕西,河南这边的百姓,这碍着你们什么了吗。”

有商人哭天喊地的说道。

然后还有无数的学子围住了按察司,这些学子们大多都是没有功名,最多就是童生之类的低层读书人,甚至连温饱都是问题,却披着一层酸儒的皮。

至于冲锋在前这种事情,交给底层的童生,那些想要出名的人大把,这也是那些人的机会。

冲击官府可是大罪,那些举人秀才可不会冒天下之大不韪,虽然那人先商人的能量确实是惊人。

他们只要鼓动一些读书人就好,这样哪怕真失败了他们也方便脱身,反正他们都是进京赶考的举子。

如今京城失陷,他们被困在大同而已。

“而等强抢民间粮食,与民争利,我等一定要上奏陛下。”

“堂堂按察司,竟然行如此不法之事,日后还有什么威信可言?我被读书人就应该伸张正义,为民请命,还天下一个朗朗乾坤。”

“国朝养士百二十年,仗义死节就在今日!狗官无耻。休想只手遮天!”

他们这些读书人当然只能被堵在大同里面,并不能说他们就是同谋。

作为举人他们可不能拿自己的前途当儿戏,忽悠那些秀才童生们冲锋在前就行,这些很快就要去参加考试的举人们,在后面指挥就可以了。

秀才们要好名声,因为好名声可以让各地学官青睐他们。

这样他们就容易考中举人了。

但举人们不需要,举人们需要的只是安安稳稳到京城,然后无比光辉的未来已经在等待他们。

可不能儿戏。

董非穿着一身文官补子官服,脸上的表情十分的不屑,冷笑着开口道:

“也以为本官不知道你们想把粮食卖给谁,卖到关外去可以获得三倍的利润,哪怕是卖给闯贼,也能获得两倍的利润,这些血馒头还真的是好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