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章 秦牧面临的巨大困难(1 / 3)

大宋混世魔王 凭鱼跃 8156 字 2020-08-28

从微山湖到利国监,只有短短一段水路,可是这段路,却好像是泥沼一般,让秦牧前进的艰难无比。

因为他从心底里有点怕去利国监。这份害怕的感觉,是秦牧来到大宋以后从未有过的。如今,他第一次感受到了。

为什么会害怕?怕陌生的地方吗?怕遇到归一道吗?还是怕利国监那地方大米不好吃?

当然不是,那全是扯淡。

真正让秦牧害怕的,是他只要到了利国监,那就是一个时代真正的开启。

秦牧怕自己失败,怕自己被这份重担压垮。

工业时代的开启,是因为蒸汽机的出现。但是工业时代相对于农业时代真正的碾压,不是因为有了一个蒸汽机,而是因为有海量的钢铁。

秦牧现在已经非常清楚后世的炼钢厂如何运作,他也请江厂长给他设计了符合本时空条件的炼钢厂。

但是即使精简再精简,秦牧发现自己还是面临无数的问题。

到目前为止,秦牧实际上并没有啃过真正的硬骨头。

比如青州石油。打井的核心装备全是从后世拉来的,而炼油的工艺,只是比后世的土作坊强那么一点。完全不是二十一世纪石化企业的性质。

这也是和石油工业的特点有关。简单说,秦牧只是通过分馏法就得到了各种石油产品,即使比不上后世的品质,但是绝对能用。

再说微山湖煤矿。这个煤矿产量有了十倍几十倍的提升,可是技术含量并没有本质的提升。

只是因为秦牧从后世拉来了必须的动力来源,极大的扩大了作业面,同时因为电灯的使用,大幅度延长了生产时间。而工人基础的劳动,还是和原来一样,弯着腰挖石头。

真正的有科技含量的本质提升,是没有的。

正是因为在秦牧的每一个点上,都没有本质的提升,所以秦牧才一路走的那么顺畅,几乎是顺手拈来一般。

但是这一切是在不断积累,是一点点的量变,一点一滴的石油,一块两块的煤炭,一斤两斤的粮食。当积累越来越多的时候,秦牧发现自己已经不得不走到了那扇门的面前。

铁矿,是这个反应链上的最后一个环节,只要把铁矿石再加入自己的工业圈,那么工业革命必然到来。

这都不是他可以阻止的。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所以秦牧心里极为沉重,他怕这块铁矿一旦加入他的链路,就引发激烈的反应,也许不但不能顺利的开启工业革命,反倒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把自己的一切都打烂了。

铁,在后世是基本上是不能直接使用的。因为太脆了。可是在这个时空还能凑合的用。

因为本时空的匠人没有理论上的指导,加上他们工艺的落后,所以从铁变成钢,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这也就导致了钢的昂贵稀少——都用来做兵器盔甲了,百姓连一把好的切菜刀都没有。

所谓“恨铁不成钢”,就是这种困难的直观写照。

炼铁和炼钢,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化学反应。

炼铁,是还原反应。就是从铁矿石中把铁元素分离出来。古人和二十一世纪的人炼铁,都是一样,化学反应不变。

但是因为古人不知道整个反应的化学原理,也就是不知道铁矿石变成铁实际发生了什么变化,导致他们无法得到更好的铁。

至少他们不知道先把煤炭炼成焦炭。

本时空的人,一直用煤炭来炼铁。这样就导致炼出来的铁非常脆,基本没什么用处——做农具都不行,所以必须把铁变成钢。

而秦牧已经采用的焦炭炼铁法,就是大幅的降低了铁水的碳含量,这样的产品,已经接近于本时空的钢了,所以才能用来做蒸汽弩、蒸汽机。

但是这东西本质上还是铁,只不过是更好的铁而已,如果按照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