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〇〇章 大事频频45(1 / 2)

九朝元老 十三圣子 2070 字 2020-05-25

第一三〇〇章 大事频频45

1.

把面粉从黑水沟村运回来存储好,许丹便安排许江回家忙自己的活计去了。毕竟,馒头店本小利薄不可能雇许江为全职工人,况且,许江家里也有几亩山岭薄地需要侍弄,那才是他赖以生存的根本。

春天连水都顾不上喝一口,便骑上摩托车带着许丹去了二连襟马天祥改扩建工厂的工地,工地上每天需要馒头和烤饼的数量以及价格还需要跟工地负责人洽谈。

马天祥正好在工地监工,见春天和许丹到来便马上给他们与工地负责人(俗称“包工头”)做了引荐。包工头是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汉子,西装革履、挺胸叠肚,一看就是一个见多识广的精明生意人。当包工头得知春天和许丹的身份的时候,那表情让人感觉要多热情有多热情。想想也是,这个包工头是在马天祥这边包工,赚的也是马天祥兜里的钱,对马天祥的亲戚自然要热情一点。不过,春天总感觉这个包工头的笑容里有几分说不清道不明的虚伪。

那位包工头告诉许丹,现在工地只是处在奠基的初级阶段,工地上只有二十个工人,一天有三百个馒头或烤饼足矣。许丹当即答应按一块钱五个馒头或烤饼的批发价格供货,那位包工头赶紧谢过,并承诺馒头或烤饼的费用保证每周一结,绝对不会拖欠货款。这一点许丹和春天倒是相信,包工头的经济命脉在马天祥手里掐着呢!他就是想拖欠都不行。

从工地上回来,春天和许丹顺道去了“龙泉酒家”和大连襟的“幸福酒家”转了一圈,初步敲定了他们各自每天需要的馒头和烤饼的数量。

回到家后,许丹一边忙活着做饭一边在心里算了一笔账。工地那边每天需要300个烤饼或馒头,三百个馒头或烤饼的成本价大约在40元,按批发价卖给包工头则可以卖60元钱。这样一来,光是工地这边一天就能赚20元,如果再加上“龙泉酒家”等其他几家饭店的需求,以及在大姐夫程兵那边设置的零售批发摊点的出售,一天纯利润四十元钱肯定没问题。刨去雇工许江每天10元钱的工资,馒头店一天就可以赚30元,一个月差不多就有1000元的纯利进账,是春天月工资的一倍多。如果生意再继续扩大呢?那每月进账的利润会有多少?想到这里,许丹不由兴奋起来,仿佛黑暗中的航船看到了灯塔闪烁的灯光,突然找到了前进的方向和目标。

00小说00.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小说网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00小说推荐阅读:

00小说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

2.

下午五点,许丹就把晚饭做好了,四菜一汤,算不上丰盛,但绝对美味可口。从今天早晨起床忙到现在,春天和许丹两个人根本就没有好好地吃过一顿饭,现在一切基本上都已经搞定,夫妻俩享受一顿美味的晚餐也是应该。

春天倒上一杯老烧酒边吃边喝,许丹在一旁吃着饭,两个人一边吃一边交谈,谈的都是和馒头店有关的事情。

说着说着,两个人就谈到了雇工许江的工资。许丹说根据馒头店目前的经营情况,现在每天只能给许江10元钱的工资。春天想了想说每天10块钱虽然不算多,但也绝对不算少,学校食堂的工人每个月是180元钱,虽然学校食堂的工人每个月工作只有二十天,但算起来他们每天只有九块钱的工资,比起许江的日工资还是要少,况且,馒头店的工作比学校食堂的工作相对要轻松很多,相信这个工资许江也能接受。许丹略一思忖,又说反正许江也是自家人,如果馒头店以后赚了钱就给他涨一点工资。春天开玩笑说你是老板,这种事情你说了算,跟我说有个屁用?惹来许丹的一顿白眼。

“小春啊!我看咱们干脆买一辆三轮摩托车吧!”吃着饭,许丹突然又开口,“咱们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