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九章 济南府至道书院(2 / 3)

后,高丽、回鹘、新罗就不断效仿,就连和大唐打仗的高句丽,在贞观十四年的时候,派遣自己的儿子使唐,一方面作为质子,一方面请求进入国学学习中原文化。

做这些事的目的,就是想要成为大唐的藩属国,避免高句丽被李世民爆锤。

李世民还是爆锤了高句丽。

这些在大宋的域外学子,都有一个统一的称呼,叫做归化人。

他们都是方外之人,在中原王朝的华夷之辨中,他们属于蛮夷,但是接受了教化,就是归化。

归化人入学要考试汉语水平,不够的连入学资格都没有。

管理方式一样严格,不认真学,违反校规校纪、个人行为不检点统统要被处分,甚至还会开除学籍,令其滚回方外。

当然,归化人,同样拥有科举和国考的权力。

在这方面从隋到明,都极为开放,不少的归化人都有官身。

权力和义务对等,不好好学习,行为不检点,违背王法,还有被直接斩杀的危险。

这个时候可没什么大使馆交涉,你爱来不来。

但是济南府至道书院的情况,却有点不太一样。

他们对归化人太好了些。

至道书院的学子检举的内容,倒是很简单,至道书院区分对待大宋学子和归化学子!

设有专门的归化食舍和宿舍!这学子们还能受得了?

趁着《修身案》的风波,就把至道书院的山长刘敕给告了!

华夷之辨依旧非常鼎盛的大宋朝臣,哪里能受得了这个?这刘敕直接被济南府的知府给抓了……

现在人押在汴京城里。

李纲的札子以至道书院归化人特殊待遇的事,做个引子,主要说的还是学制改革的问题。

至道书院提交的升级为国子监一事,是否继续进行。

至道书院是济南府的府学,前面刚刚一个孔端友,给人当枪使唤,朝臣对至道书院升为国子监一事,就十分的不满!

现在朝臣们直接因为刘敕行径,强烈反对至道书院升级国子监。

“白鹤书院吗?”赵桓看着李纲的备选,略微皱眉。

白鹤书院的规模和学制远不如至道书院,若是强行提升白鹤书院为国学,那投入有点大。

李纲这是对至道书院升级为国子监表示了反对意见。他提出了备选,就表明了他的态度。

刘敕居然给归化人单独区分了食舍和宿舍,这是对大宋价值观的挑战!

“多花五十万贯啊。一条五千料的大船就这么没了啊。”赵桓看着这份札子就是拍桌!

这个刘敕是大宋官职体系内的人,他虽然名为大宋府学山长,可是实际上这个至道书院乃是大宋官学。

他将大量的国帑,花费到了这些归化人身上,引起了学子的不满。

赵桓先是朱批了白鹤书院升级之事,这个挑战价值观的至道书院,实在是不对大宋人的口味。

尤其是现在大宋的军队节节胜利,正在谋划灭金,连远在万里之外的漠北草原诸部,对大宋的拳头,都十分畏惧。

刘敕在国内大搞超国民待遇,实在是太打脸了。

打的谁的脸?英明神武的大宋皇帝的脸?你不是武功高吗?你继续高啊!归化人在国内超国民待遇,你打的再厉害,那归化人还是高人一等啊!

“赵都知,让皇城司查查这个刘敕身上背着命案没有!尤其是前两年,国事风雨飘摇的时候,是否有通敌的证据!和赵构的书信往来,也算是通敌。”赵桓皱着眉头对着赵英说道。

仅凭归化人一案,根本没办法杀了这个刘敕。

赵桓这跟吃了口苍蝇一样,恶心!

“把这个刘敕给我押解到燕京来,朕要当面问问,朕这个皇帝,是不是当的不好!他这个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