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明诚的套路(1 / 2)

“这就好办了。”

听到陈宇的回答,明诚心中已经有了底。

如今战场上的局势越发紧张,日本人对药物的管控也越来越严,搜查店铺的次数越发的频繁,稍有不对就抓人审讯。

倘若要求杜绝日本人的搜查,且不说他能不能办到,就算是能够办到,也不能答应。

这样一来,明摆着就是在告诉日本人这里有问题,到时候等待着的就不是警察,而是心狠手辣的宪兵队和特工了。

陈宇笑了笑,他知道明诚肯定会答应,这个要求并不过火,除非他真的只是汪伪政府的人。

“你带回的药是什么药,好用吗?”事情已经摆在了明面,明诚也不再继续遮掩。

陈宇想了想,开口道:“不管是枪伤、刀伤、还是烧伤,就连感染都能够降到最低。相比市面上最好的消炎药,效用至少超过了三成。”

科技越发达,药物的完善性就越强,相比二战时期的消炎药,来自几十年后的青霉素,肯定是比它好上一些。

“那药真有这么厉害?”明诚神色更加郑重。

虽然他的主要任务是收集情报,但如果能够为战士们物资,自然是求之不得。

八路军和地方游击队缺弹药,缺武器,缺物资,但最缺的还是药物。

这批药物,放在上海是商品,放到根据地和战场医院就是人命。

一想到许多同志减员,明诚就心痛不已,很多战士都不是牺牲在战场上,而是活活看着伤口溃烂,死在了医院的床上。

“厉害是厉害,但这种药物因为是刚研制出来,价格极贵。”陈宇在商言商,虽然青霉素不贵,但也不是白送,少赚一些也算是对得起良心了。

不是他不爱国,而是单单凭借他目前的能量,根本支撑不起整个华夏的抗战。

何况,现代人嘴上说着爱国,但还不是有着很多人一边叫嚷抵制,一边疯狂的购买,为日韩着大量gdp增益。

陈宇不圣人,想法也自私,他来这里只是为了赚钱,想要家人过上富裕的生活。

如果没有利益,他凭什么倾家荡产,甚至冒着风险购买无数的药物,来支撑长达数年的战争?

明诚沉思了会儿,问道:“是什么类型的药物,价格定在什么区间?”

“暂时只有注射药,论支卖,一根金条一百支。”陈宇盘算了下,把自己的价格说了出来。

一百支八十单位的青霉素,也就是十盒,价格也才一百六十元。

一根民国时期的小黄鱼,按照当前的市价,可以兑换七千多元,看上去确实是一本万利。

但是相比手表,利润还是太少,如果不是手表属于奢侈品,他估计得一直做这个生意。

“一百支,一根金条,太贵了吧?”听到价格,明诚眉头微皱。

陈宇微微摇头,说道:“这个价格已经是我争取的最低价,现在市面上的消炎药,一瓶都要卖十块大洋,差不多小半根金条了。每一支,都是一条人命啊。”

话虽然说到这里,明诚还是有些犹豫。

明家虽然有钱,但是也支撑不起这个消耗,而抗日根据地根本和有钱沾不上边,每拿出一根,战士们都得节衣缩食,何况本就物资紧缺。

日本人扫荡,国军围剿,隔三差五还有伪军来找麻烦,根本没有时间去搞经济建设。

要是咬着牙凑一凑,还是能够勉强拿的出来,但是价格实在是高了市面药物的三倍。

“怎么,还是因为价格的原因?”察觉到明诚的态度,陈宇开口道:“其实价格已经很公道了,不然我也不会死皮赖脸的盯着这一种药,甚至大老远跑回来买古董走关系。”

这个价格真的不贵,在这个时代可以说白菜价了。

青霉素目前也才刚被发现,等制成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