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约定(2 / 2)

逆水行周 米糕羊 3996 字 2020-09-08

弟,这让李穆咬牙切齿。

混账薄居罗,做宇文护的帮凶,你对得起你舅舅么!

所以大象二年五月,尉迟迥准备在邺城起兵反杨,邀请李穆共同举事时,李穆毫不犹豫把使者抓了送去长安。

宇文氏的江山,他们已经尽过力,宇文泰的不肖子孙不争气,和他李穆没关系,李家已经为宇文氏流过太多血,不想再折腾。

杨坚和尉迟迥,李穆绝对不会选择尉迟迥,所以站在了杨坚这边,即便对方后来篡位以隋代周,对于李穆来说也无所谓,李氏一族的前途,才是他考虑的重点。

子弟上百人为官,满门富贵,他无愧列祖列宗。

想到这里,全身的力气渐渐散去,李穆觉得身子渐渐发冷,大限将至,无怨无悔,只是对九子李荣有些愧疚,为了保住家族的血脉,只能委屈这个儿子。

隋国的局面已经稳定下来,按说不会有什么问题,所以李穆觉得子孙们应当能安享富贵,当然若干年之后新天子继位时会如何,已经不关他事。

本该就此撒手而去,可如今的局势有些微妙,周国已经老实了两年,别人如何想不知,可李穆却总觉得不踏实,他认为肯定有大事发生。

还能有什么大事,无非是周军倾尽全力进攻罢了,邺城的尉迟迥,年纪比他还大几岁,看来也没几年好活,以李穆对尉迟迥的了解,不难猜出这老对头要奋力一搏。

隋国应当能熬过去,熬过去后,就轮到杨坚发力了,可万一熬不过去呢?所以李穆要想办法。

如果隋国仍在,那么李家依旧富贵,被赶出家门的李荣只能艰苦度日,李家没有谁再会认他是自家人,即便穷途末路沿街乞讨也不会有人帮。

如果周军攻入长安,尉迟迥清算时不会放过“附逆”的李穆子孙,那么李荣一家便有机会在大清洗中活下来,留下一丝血脉。

这就是乱世之中,家族的生存之道。

无奈的选择,但无论如何,都要让家族血脉流传下去,哪怕是多面下注,数百年来,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

想到这里再无牵挂,最后一丝意志消散,视线朦胧,四周渐渐变得安静,唯一回荡在耳边的,是那爽朗的笑声:“李显庆,好名字,我是宇文泰,叫我黑獭也行!”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