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月旦评(2 / 4)

名相 半根阿尔卑斯 7632 字 2019-11-12

望都给甩出去。

这时候周若成身边开过一辆车,后车窗里一张熟悉的脸孔现在一脸嫌弃的看着自己。怕是刚才和采薇的“互动”她都看见了。

赵青媛,这个小妮子也来参加月旦评么?

不过车子已经开了过去,周若成也没有时间上去询问。

“老魏,能快一点么?”周若成问。

“好的少爷,我跑快一点,可能会有点颠啊。”

过了一个路口,车子就渐渐的躲起来,两边都有不少商贩和游人,还有不少书生打扮的家伙,手里拿着折扇,摆出一副羽扇纶巾的样子。

“少爷,就只能到这里了。”老魏在一个满是车夫的地方停下“里面不让去,车子也不让开进去。”

“哦,那就到这里好了。”周围的人都很自觉的下车然后走进去,不远处已经可以看见月旦评的高台了“老魏,找个凉快地方待着,秋老虎啊,别晒坏咯。”

“谢少爷关系,我就在那颗大槐树下面等着。”老魏说。

周若成带着采薇往里面走去。

路上各式各样的人,有的是来看热闹的,也有的是带着自己的文章前来参加诗会的,也有的一股书生打扮在买狗皮膏药的,鱼龙混杂。

“少爷,这些人都是来参加诗会的么?”采薇问。

“有些是的,不过大部分和我们一样是去看热闹的。”周若成说。

“少爷不去参加诗会么?”

“我上去不就是欺负人么?”周若成笑,评论评论诗句还可以,他对作诗是一点兴趣都没有,古时候由于文法的限制古人抒发情感多用于诗篇,而由于白话文的实行导致现在的诗句就变得有些变味了,诗词的沉淀是靠着年月的积累而逐渐成型的,但是现在由不少年轻人为了效仿古人写出了何等悲壮的诗篇。

周若成只想问一句,你到底活了几年?这么多事迹你怎么经历的?怕是你从娘胎里就开始受苦受难了是么?

“这位公子,您这是来看诗会么?”面前一个男人拦住周若成。

“嗯。”周若成回答。

“公子要是愿意,我这里有靠前排的位置,两位有没有兴趣啊?”男人搓着手,听说过倒戏票的,没想到连倒位置的都有。

“多少钱?”周若成问。

“二百票一位,不讲价。”那人说。

“给我来两个位置。”周若成从口袋里掏出钱。

“少爷您自己去看就是了,我又看不懂,在这里等少爷就是了。”采薇连忙说。

“这是什么话?带你出来玩的我还舍不得花钱?”周若成一把抓住采薇的手“走吧,等下我给你鼓捣鼓捣,到底是台上的那些家伙的诗句好,还是你给我念的词好听。”

男人带着两人穿插在人群中间,不一会儿就到了最前面的一处位置上,男人和站在这里的人说了几句,他们就让开了,月旦评自然是没有座位的,有个靠前的地方看就不错了。

周若成往台上一看,几个评委的座位上现在做着三个人,一个是他再熟悉不过的杨知府,还两个,一个比杨知府还要肥胖一点的家伙应该是江绍知府王敏,还有一个胡子已经发白的了的是江华知府许邢伟,再是两边还有一排坐席,坐着的应该是地方权贵。

周若成来的时候月旦评已经开始了不少时间了,原本站在台上的主持已经点评完了一批,现在下去休息了,台下还有一批学士拿着自己的文章诗集等待着点评。

周若成眯着眼睛一看,赵青媛也在这群人里面,手里抱着一卷立轴在喃喃些什么。

“不好好在家读书扬名立万,跑到这种地方装学士?”周若成嘀咕着。

“少爷你说什么?”采薇问。

“没啥。”

这个时候有一个人上台来了“不好意思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