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波涛乱 第五十九章:决战(1 / 3)

大隋争龙 崇阳铁剑 7847 字 2020-10-31

誓扫胡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疆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陇西行

战阵向来残酷,故而圣人有言,兵者不祥之器,不得已而用之。

大业九年,七月十六,高驷带领五千余归德军到达洛阳城外。

双方厮杀已到最激烈时刻。

来护儿大军逆洛水而来,死死压制住了杨积善部。

杨玄霆部攻打洛阳,昼夜不停。

杨玄感部同卫文升的虎贲军拼死力持,一日十战。楚军虽胜,奈何虎贲军败而不溃,战力反倒慢慢恢复,越来越难打。

“重德,可有良策?”李密也看到了局势危机,虽视高驷为潜在对手,但生死关头,也只得抛却顾虑,暂时携手对敌。

“你的中策不是说的很清楚了吗?把这事重提一下,卷甲西向,全力夺取关中,坚守潼关,先成东西鼎峙之势,再图长久。”

杰出之士要么自身胸怀大局,要么懂得判断大局。

“可惜,玄感麾下将领家眷多在洛阳,弃之远去,众人怎肯?”李密叹了俱,冷笑的说着:“重德与我可谓英雄所见略同。务必使玄感下定决心,勒众西进,抢占关中。”

又有一人闻之大喜,拍手说着:“二位真俊杰也,此策甚妙!”

视之乃李子雄是也。

机不可失,当下三人就联袂向杨玄感进谏,撤围东都,拥兵西进收取关中。

杨玄感却笑道:“不急,待在战上一场。胜,则下东都。不克,则西入关中不迟。”

七月二十日,短暂修整后,隋军和楚军于北邙山脚下,摆开阵势,约定第二日进行决战。

决战之前日。

高驷和韩世鄂来到了上春门外。

高驷里还是有些不安,暗怪大舅哥杨玄感糊涂,用兵方略首在一个决字,岂可大方向犹豫不定,追求一时之胜负。

到了城外,观看一阵后,便率军入主大营。杨万硕迎接出来,他杨氏六兄弟中年纪最小的,同杨敏关系最亲近,对高驷态度也颇好,面带愁绪的讲解城中留守樊子盖的兵力和惯用手段。

到了大帐,分了主次坐下,于是便开始谈到用兵事宜。

杨玄感的布局如下,楚军本部主力,加上杨玄霆部偏师共七万,全力攻打金谷园大营的虎贲军。

高驷新建的归德军,以及撤过来的杨积善部,共一万六千余,监视洛阳城守军,避免本部受到两面夹击。

另一面还要防备来护儿的登陆作战。

见众将到齐,高驷脸色沉下来,冷声下令来:“杨积善、杨民行听令!”

“末将在!”二人纵不情愿也只得听令。

“各率两千人马,据守左翼,不得后退半步。违命者,斩!”

“是,将军!”二人俯首。

“李子雄、韩世鄂听令!”

“末将在!”李子雄愣了下,反应过来立即听令,韩世鄂同样如此。

“汝二人,各率精骑八百,伏于大营左右两侧,听到号令即可杀出,直击官兵中军,取樊子盖首级。”

“柳庄、、贺怀亮听令!”

“末将在!”柳庄和贺怀亮出列。

“尔等各率两千人马,坚守右翼,如敢后退,斩立决!”

“遵命!”

“某自统中军五千,正面迎战樊子盖,明日决战!”

如此以来,大营所剩只有尉迟恭部四五百人,守护家眷和辎重。

“李百药,尉迟恭!大营就交给两位了。”

洛阳城内。

樊子盖立在城头的一处隘口前,张目查看城下敌营中的变化。

片刻,部将宋靖上前,恭谨应着:“大帅!”

樊子盖先不说正题,微笑的说着:“威山,你可看到了城外敌军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