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货灌输时间】(1 / 2)

............(本章,内有私货,如有不快,随意批评)

神战一书最为魔幻的地方就在于,批评者都没有批评到点子上。

包括评论区那位以及大多数读者的注意点,都在神战的各种作品角色大乱斗上。自己心爱的角色或作品被另一个作品角色打败了,的确很令人难受,但比较奇怪的是......那些弱小的,和我们普通人一样的,那些在神战前期就无了的弱者,在神战中无疑比那些强大的作品角色更加值得同情吧......

如果把自己代入神战背景,我相信我活不过第一轮淘汰赛。

在座的各位如果有觉得能进半决赛的请务必带带我(

那么是什么因素导致了读者在意角色大于在意自己的处境(?)呢?毕竟从生存博弈的角度看,这是非常不合理的。

那么我们先头说起。

关于神话传说

神话是人类心理在最基层水平上的象征和形象的表现,西方神话学理论认为,神话中最早出现的是创世神话,这是神话发展的第一个阶段。这个时期人尚未完全意识到自己的存在,自我意识刚刚萌芽,与客观世界混沌为一的动物意识还占着上风主宰着人类。

英雄神话的产生是神话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在英雄神话中,世界作为宇宙的中心,而人则处于世界的中心”。

神话的出现非常之早,那时的人们便拥有了一个“可以牺牲自身利益来追捧的”虚拟形象了。当然,在英雄神话中,该形象可以是现实存在的。

让我们翻开《自私的基因》来解读一下这个现象吧。英雄神话中,一个部落(暂且这么称呼)中存在一名被神化的英雄人物,被人们传诵赞美追捧。此时人们有牺牲自身利益以为该英雄资源的倾向,这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资源的配置优化。部落因此获得了更大的生存可能。

而创世神话在一定程度上凝聚了文化和精神,对部落也有一定的益处。

仅从个体生存的角度看,这是不利的,但如果从整体角度看,个体也获得了益处。

嗯......所以为角色打抱不平而不是批评设定残忍这种行为也不难理解(雾)。

关于跨书对比行为

对比行为也是很早就存在了。

从部落时期争夺最强大的勇士,再到后来的关公战秦琼......

反正就是对比,从各个角度各个方面的对比。

但比较行为存在一个问题:两个对比对象之间并不一定存在验证对比讨论结果的可能性。

比如关公战秦琼,那不是一个朝代的,强行比较谁输谁赢那也没法说。同名相声也是讽刺类似现象的。

但问题还在:人们对比较行为依然很感兴趣,各种角色之间的对比层出不穷。

因此也引发出不少矛盾。也诞生了一些不算规定的规定,大概就是作者之间打一架什么的。

(scp基金会狂喜)

话说作者之间打一架本质也是用一种比较行为去替代原先的比较行为,也存在无法实际比较的情况:比如山海经作者打不打得过现代网文作家啊——好像有点扯,但我还真就看到有闲得慌人士因“作者打一架定胜负”聊到这个。

就很离谱。

本书采用的对比方式更偏向现实向(本书有几章简单聊过这个问题):因为大多数的比较行为,都没有对“对比情况”进行规范化,比如说一个强者与田筌芷进行比较时,比较目的不明,比较方向不明,比较情形不明,会导致各执一词。

规范化应给出这些前提条件:以杀死对方为目的,以武力值对比为方向,以擂台赛(类似)情形为场景。

不然田筌芷一方完全可以说:我片面全知你都没法意识到我的存在,你怎么对抗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