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跋扈公主(20)(1 / 2)

这位县令见了中央来人,穿着官服颤巍巍的跪下,泪流满面。

卫令郗连忙把人扶起来,让县令坐下,接下来就应该慰问工作,县令有些羞赧,拿着茶杯坐不住了。

站起来又跪下:“老臣愧对陛下啊。”

这位县令姓陈名宪,早几十年前因为党争被贬琼州,因为在中央没人,在琼州呆了二十多年。

前几年还发牢骚,写诗表表忠心,抒发怀才不遇不能为国尽忠的遗憾,最后来个慷慨激昂豁达乐观的结尾。

可是效果不太好。

应朝被贬的官多了去了,比他有才华的也多的是。

人家还没能因为一首诗被重新召回中央呢,他这才哪儿到哪儿。

所以这些诗除了在琼州当地流传,没掀起太大水花。

后来诗也写了不少,散文也写了不少,都没得到回应,渐渐就死心了。

安心在本地修县制,开书院,兴教育。

可是有句话叫仓廪实而知礼节,琼州本地自古荒僻,远离中央,算得上穷山恶水。百姓穷困,饭都吃不饱,哪还有心送孩子上学。

所以说陈大人在此地蹉跎二十载,除了一个亲民的名号,什么都没办成。

陈大人听说公主到这儿慰问的时候受宠若惊,陛下竟然派了嫡公主来,这比任何钦差分量都重。

陛下没有忘了他们这些边疆小吏啊!

陈大人感念君恩,恨不得一腔热血都为陛下抛洒,可是一想到自己一事无成,就羞愧难当。

“陈大人快起来,琼州风物与其它地方迥然相异,留下可供研究的诗书也少。前几百年多少名臣贤相都改变不了琼州状况,大人又何必自责。”

卫令郗含笑安慰。

这话说的有水平,让他不必自责,说他改变不了当地状况也是正常的。可大应官员升迁,三次评价无能,就会被贬。陈大人来了二十多年,一点成就没有,也就是琼州没人来,要不按正常的升迁流程,他早被撸成白身了。

果然,闻言陈宪更羞愧了。

也许是悲极生怨,陈大人心想作为公主在中央听到的都是歌功颂德之声。眼见有才能的年轻官员如鱼虾一样被网罗到中央。就以为天下臣子都应该建功立业,名闻天下。

琼州穷山恶水,山势崎岖不利耕种,百姓生活都靠鱼虾,海里风高浪急,每次出海都得留下几条人命。

海中小岛遍布,岛上栖息无数海盗,不时就来劫掠,卫所出兵总不及时,海盗也如春草一样,剿了一茬儿又来一茬儿,生生不息。

远处还有朝廷要求进贡珍珠砗磲,多少珠女因此而丧生。

男人出海,女人采珠,皆是死亡率极高的营生。

因此当地人口一直无法增多。

百姓生活水深火热,可真是民不聊生啊。

这种情况下没出大岔子给中央汇报个“某某年某地大饥,人相食”就是谢天谢地了,还想让我做出惊人的政绩?

要不您来吧。

心中有无数委屈牢骚,可是想着公主初来乍到不了解情况,万一他详细回报情况,公主以为他找借口,更认为他无能怎么办?

所以最后他只是苦着脸说:“臣惭愧。”

卫令郗淡笑,现在说再多废话也解决不了情况,何况她只是来慰问的,陛下也没给她插手当地政务的权利。

除了说一声“快请起”和“陛下知道你的忠心,不必自责”外,也做不了什么。

一套接见礼仪做完之后,卫令郗就被安排在县衙后宅,陈大人把最好的房间给了她住。

可这最好的房间屋顶也漏水,也许实在是此地太穷,一年收不上什么税,百姓穷,官府也穷。

从她刚来县衙就没见到一个仆人,估计是没钱,请不起。

后宅只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