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无根浮萍一生飘零(1 / 3)

恰巧刚才郭先生书讲到:

钟鸣手起刀落,将那吴家夫人的头颅砍下,并大笑道:“大丈夫生当如此,畅意恩仇才是江湖好儿郎!”

柳成荫疯魔般与之并笑,笑声震慑边陲小城。

故事出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

在郭先生的书中,许些细节都与当夜情景有些落差,他无疑将钟鸣刻画成一个杀伐果断,如同柳成荫那般嗜血的小魔头,两人更有并手为祸人间的意思。

茶馆中诸多听书人皆是心惊胆战,对这位昔日有所耳闻的钟先生大为改观。

昔日少年人以一手好字素有“落笔传神钟先生”的名号,现如今大家却以为他是位“嗜杀成性钟魔头”。

本是一件说书先生无中生有之事,钟鸣是清者自清,也不与之争辩,不想砸人饭碗。

却没想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诸多听书人听闻钟鸣就坐在茶馆中,顿时惶恐讶异地站起来,惊恐地看着这位喜好杀人的钟先生。

也幸好是今日钟鸣没有背着阎罗绝响刀,不然当场就有人要被吓得尿在裆中。

如此一来,茶馆中的闲人们大多数被吓得没了胆魄,纷纷撂下银子就往门外跑。

片刻间,茶馆里的人走了个干净,只剩下皱眉而坐的钟鸣,挠头四顾的梁余,满脸压抑之色的小道士,空洞眼眶面向钟鸣的老道士,还有那饶有兴趣盯着看的郭先生。

小厮与掌柜站在柜台后瑟瑟发抖,茶馆中的气氛诡异,似是要刀剑相见的场面。

钟鸣扭头看了看郭先生似笑非笑的面容,拱手道:“郭先生好口才,我原来与柳成荫同为杀人魔头,此事我自己都不知。”

郭先生也不慌张,呲的一声笑出来,嬉笑道:“钟先生,小老儿也只是混口饭吃,何须在意那些书中真真假假的东西。”

钟鸣也笑了笑,道:“人要口有遮拦,口无遮拦者大多横死街头了。”

“说书人混饭只凭一张嘴,若是口上带了笼头,那不跟笨驴一般,如何再靠口才吃饭。”

郭先生依旧是笑,他的笑容让钟鸣看不透。

世上最难为的人不是有才华的读书人,也不是武力绝人的武夫,而是看不透城府的人。

郭先生就属于那种钟鸣看不透的人,他暗道:郭先生深不可测,还是不要跟他纠缠。

再拱手,钟鸣却不打算跟郭先生说下去,从怀中掏出银子撂下,转身便要走。

却没想老道士一把抓住了钟鸣的袖口,说道:“这位钟居士莫要走,方才小徒给居士测字不准,让贫道为居士再算一算。”

钟鸣眉头紧蹙,道:“不必了!”

硬扯了下衣袖,钟鸣想走,老道士手劲很大,没让他挣脱,反倒另一只手就抓了上来,握着钟鸣的手掌就是一通摸索。

这让钟鸣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若是个姑娘家摸他的手还好,但是让这老道士摸来摸去,算什么事。

禁不住老道的无理,钟鸣下意识调动体内的劲气,真气鼓动,想要将老道推出去。

那老道士似乎早有预料,脚步轻挪,竟然躲开了这一推,顺势也放开了少年人的手掌。

老道士空洞地眼眶望向钟鸣,有许些恐怖,他白眉微蹙道:“奇特,钟居士的掌纹贫道平生仅见,你前半生掌纹厚实,单一清晰,本应是富贵平安之命,却在半截被外物断掌,后半掌纹已是杂乱无章。”

“满口胡言!”

钟鸣也摸不清这老道士究竟是有真本事,还是看他有钱,想要骗些银钱花花。

总之今日茶馆之事太过诡异,少年人不想在此多留,向梁余挥手道:“黑子,我们走!”

梁余拽着横刀便跟钟鸣往外走,他还有点迷迷糊糊的,怎么茶馆里就变成这幅场景,鸣哥的名头何时就如此骇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