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4章 临行准备(2 / 3)

大宋燕王 战国萧烟 4792 字 2020-10-13

完毕。

如今已快到九月,南风减弱,海上渐渐吹起北风,明州造船厂三十五艘海船交割,护卫军随即在一百名精武军老兵带领下,开始在船上训练,只操练基本的升降帆和配合尾舵划动长桨转向。

九月初一,护卫军四千人当先乘船坐三十艘海船从昌国营地出发南下,九月十二全员到达泉州港。

泉州已经有不少商贾等待交货,由于不放心本地官府派人看守港口,汤鷽一直未曾同意货物交割,直到护卫军到来,完全将泉州三个外港接手,把港口内的闲杂人员全部驱离,等待多时的商贾才开始货物交割。

第一次回易,交割货物时搬运工请的是本地人,看得再严密,也避免不了小偷小摸,造成的账面损失虽然可以忽略不计,但给账目造成的混乱,却惹来许多麻烦,回易处不光要跟商贾揪扯,内部也是揪扯不清,耗费了大量劳力和精力。

这次港口内再没有外人,一切杂事全部交给护卫军,四千人在三个港口一分,人手便有些捉襟见肘。

精武军驻训在流求,离泉州很近,他们才是真正的回易护卫军,此时开始货物交割,正是他们出动之时。

一道命令随即传往流求精武军驻地。

五天后,一千五百名精武军赶到泉州,分别驻守秀涂港、石湖港和蚶江港,接手港口防务。

至此,护卫军和精武军共计五千五百人,将三个泉州外港完全控制在回易处手中,商贾交割货物的速度骤然提速,一船货原本需要一天才能交割完成,如今只需半天就行。

泉州湾外,陆续赶来的商船在回易处引导下,按货物种类不同,分别在秀涂港、石湖港和蚶江港靠岸停泊,在回易处完全控制下,一切井然有序。

十月初,最后一批护卫军带着三船军资军械到达泉州,六千护卫军全部在泉州汇集,一时之间,有些人满为患之感。

汤鷽先来泉州建立的泉州回易处,是她父亲亲自坐镇,成立之初就一直在招募水手、舵手、郎中、道人和各类工匠,一个多月已经招募了不下四百人。

此事有汤父帮忙,杨丛义省了不少心力,他就可以把更多精力放在港口,协助汤鷽管理港口,交割货物。

截至十月中旬,已有将近八百万贯货物交割完毕,船队何时出海,迫在眉睫,而朝廷却没有传来任何命令。

眼见北风越来越强,出海时机已经到来,杨丛义不得不召集汤鷽、沈缙、苏仲、姚昶、郭青等人商议出海之事,让他们早做准备,最迟在腊月初,船队一定要出海。

郭青有负责船队后勤物资供应的经验,九月随护卫军来到泉州之后,马上开始采购船队后勤所需,如今已经采购近半,再去临安、明州一带采购一批,基本就准备完毕。

沈缙任回易参军,代表杨丛义、汤鷽监管精武军和护卫军,处理一应事务。

苏仲、姚昶等精武军除了要护卫港口,还得抽调兵力轮番出海,训练海船、战船队形队列,几年前第一次出海,他们已经有经验,现在只需要一一捡起来。

回易处招募的水手、舵手、郎中、道人、工匠等随船出海,提前适应海上颠簸和生活。

经过商议,交割完毕堆积在港口的货物,从月底开始分批装船,做好随时出海的准备。

将泉州诸事一一议定之后,杨丛义急赴临安,向朝廷汇报回易准备情况,并请朝廷定夺出海吉日。

十一月初,他到达临安,马上找到黄琦,先向他汇报了回易准备情况,言明船队今冬可以出海,各项准备基本完成。

好久没听到回易处的消息,听他这么一说,黄琦大喜,马上回复杨丛义,既然做好准备,朝廷马上就会定下出海吉日,让他好生等消息。

杨丛义代表回易处上书五天后,朝廷的命令送达回易处。

命令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