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9章 重返巴格达(2 / 3)

大宋燕王 战国萧烟 5161 字 2020-10-13

接大宋回易使团的队伍到来,巴士拉首府最高长官这才松了一口气,放下心来,因为巴格达来的这支迎接队伍十分庞大,是一支万人精锐骑兵,个个骏马弯刀,军容齐整,与大宋军队相比也丝毫不差,可见巴格达对大宋使团之重视。

随着护卫骑兵到来,队伍行进速度进一步加快。

两天后,大宋使团在两支队伍护卫下,安然抵达塞尔柱国都巴格达。

巴格达是一座古老的城市,建立在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经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建城历史已达几千年,由于此地在整个阿拉伯地区最水源充足,土地最肥沃,因此战乱也最频繁,巴格拉城建了毁,毁了再建,几经反复后,整个城市也越发壮大。

此时的塞尔柱已经统一周边数个国家,强盛一时,巴格达作为都城更是繁盛无比,城市规模已达方圆十里,是整个阿拉伯地区当之无愧的中心。

一进城里,便见处处都洋溢着节日的气氛。

这是一个商城,宽阔的街道两边到处都是店铺,商品琳琅满目,随便看看,就能见到来自东方的丝绸、瓷器、象牙、布匹、珊瑚、珍珠、药材等熟悉的东西,也有种类繁多五颜六色的香料和药材,还有更多商品杨丛义不曾见过,也叫不上名目,估计不是本地物产,就是来自北非或者西部欧洲的东西。

整个巴格达城经商的氛围十分浓烈,几乎达到无人不商的地步。

这种情况与东方大不相同,细细一想,其实可以理解,塞尔柱地处东西方交界处,南北要冲之地,连通东南西北,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不做些中转交易,简直就是对地利的极大浪费。

加之整个阿拉伯地区干旱少雨,种不出足够的粮食,不靠经商赚钱,根本养活不了自己。

因此,整个阿拉伯地区,不光是塞尔柱,周边各国多数人也都是靠经商为生,只是塞尔柱的两河流域地区位置更加优越,经商条件更好,氛围更浓。

一名王子代表国王,带领一众官员在城门口亲自迎接大宋使团进城,规格颇高,引得围观百姓私欲不断。

使团入城,像在巴士拉一样,也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在围观中,使团在护卫下走过长长的繁华街道,最终抵达行馆,三百余人被安排进一处整洁的巨大宅院。

随后,递上大宋国书,安然等待国王亲自召见。

休息一天后,杨丛义作为回易正使代表大宋朝廷,携带数十车精美礼品进入王宫,拜会年近六十的塞尔柱国王。

八年过去,国王苍老了许多,而当时作为回易参军和使团护卫将军的杨丛义,如今刚过而立之年,正是精力旺盛,能大干一场的年纪。

多年后再见,国王问起当年的使者黄大人,打听他的近况,因为当年他们两人交流颇多,交情深厚。

杨丛义告诉他,黄大人已经过了在海上漂泊的年纪,如今他在大宋都城临安,正在皇宫里陪伴大宋皇上。

听闻黄大人这次没来,国王顿时有些失望,在他看来,黄大人虽是东方人,但很是知他心意,这么多年过去了,能理解他的人还是寥寥无几,而最了解他的人却是一个万里之外的东方人,知己难求的感觉,很不好受。

叙旧之后,国王在王宫设下宴席,召集群臣作陪,盛情款待第二次来到塞尔柱的尊贵的东方客人。

宴席上有人问起东边的辽国,听说他们是在东方被大宋打败,逃亡几千里之后,凭借数万残兵旧部建国,十几年时间东征西讨,建成了国土地域堪比塞尔柱的大国,不知真假,于是向来自东方大宋的杨丛义求证。

杨丛义告诉他们,辽国曾经在大宋北方建国,实力非常强大,宋辽之间征战百年,最终在三十多年前,辽国被灭,一部分残兵经由北方无边草原向西边窜逃,最终他们逃到大宋难以顾忌的西域地区,将几个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