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一章.饮鸩止渴(1 / 2)

终于继承了权利,可曹丕似乎高兴不起来。

因为曹操的确是给他留下个烂摊子,政治上,曹操后期一直奉行着打击世家大族与利用并行的政策,曹氏与中原士族的关系其实也没那么紧密,看之前的魏讽,还有吉本韦晃耿季等试图造反迎接关羽就可见一斑。

政治上,曹丕的确是大力拉拢这些世家高官,如司马懿陈群,毛玠崔郯等皆支持他,如今他登位,也仅仅是缓解了曹氏与世家门阀的紧张关系,自古以来,人心是最叵测的,天知道境内有多少人还暗地谋划,笑里藏刀,阴谋等着他。

而且曹丕一个短板还是军事上,理论上他是继承了曹操霸府五十几镇,多达四十万的全国大军,可之前在曹操的防范下,中原军权他接手的甚少,如今突然继位,就连邺城他真正能调动的军队都没多少,不到上万人。

所以大殿中,盘坐在了曹操生前最喜欢坐的那个位置,脸色难看中,曹丕是凝重的摇着头不住地拒绝着。

“王父生前有令,社稷尚且未能一统,丧事从简,各镇在家服丧!如今局势未稳,暂不发丧!”

许都一战到现在曹丕还在忌惮,关羽何等人?前有曹仁后有于禁,六万余曹魏主力没有挡住关羽,关中一万人,还是曹彰这个小白统军,竟然一战破之,现在发丧,曹彰在王厚的支持下,肯定是带兵来邺,若是他对帝位有企图,曹丕还真拿不出足够的底气来抵挡。

所以,能拖一天是一天,至少要将局势拖到他掌控了大部分部队,至少要把邺城附近的霸府部队十多万完全掌控在自己手里才行。

可是听着他的理由,不管是司马懿还是毛玠,陈群,被新王信任,招到御前的重臣无不是不住地直摇头起来。

“殿下,大汉以孝廉为本,父死而不葬,此非孝道,王上若执意如此,岂不恰好给了,平西公雍公以口舌?”

抱着拳头,司马懿直接昂扬着声音劝说着,这话听的曹丕顿时结舌,可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庭外,有侍卫同样背后挂着红旗,忽然出现了大堂的门口,距离群臣二十米开外,重重的抱拳拜下。

“报~王上,关西精兵两万,已经过河东,言奉老魏王秘诏,直奔吾邺城而来!”

“什么?他王途求反了!”

脑门上青筋都爆了起来,巴掌狠狠拍着黄金打造的王椅轰然站起,曹丕更加暴怒的嘶吼起来。

“王父尸骨未寒,子文王途求就悍然行兵,端得不为人臣,大逆不道也!”

可是嘶吼完这一句,曹丕却又是无可奈何的扭头向了司马懿。

“何人可率军阻之?”

“王上,臣下认为,镇西公大军不用阻!王上现在需要做的,依旧是依照老魏王遗命速葬魏王!”紫琅文学

“邺城有军十八万,而且诸臣皆知,先王传位于殿下您,就算是秦公真的率兵到了邺城,他敢谋反,天下也不会答应,王上需要做的仅仅是速收人心,不给镇西公借口而已!”

”遵遗命葬老魏王,收拢老魏王麾下诸军之心,至于天下士人之口,陈侍中先提之计,老臣认为,当到了实行之时!”

“陈侍中……”

装出来的哔,果然是都需要还的!曹操还在时候,为了取得世家豪门们的支持,曹丕许过的政治诺言不知道有多少,这陈群的计策就是格外重要的一环,那就是九品中正制!

将天下士人从上上品到下下品共分列成九品,中正则是在各地设立中正官,中央再设立大中正,由这些中正官对各地的适龄读书人才进行考核,由家室,仁德,才能三个方面进行评价,然后推荐给中央中正府。

中央的中正府则以这个名单作为依据,来选拔官员。

这个制度其实算是从汉文帝一直开始流行的察举制的进化补充,察举制就是由地方行政长官此时郡守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