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药医不死病,佛度有缘人(2 / 3)

后汉长歌 鹰非 5844 字 2022-01-08

招致麾下,以虚衔授之,实则调入子龙、文远、诸位将军帐下。再按照军中规矩以老带新,以强带弱。分化其麾下党羽,恩威并施,久之其军心尽归主公。若三人仍不知好歹胆敢作乱,其麾下党羽必不得依从,一廷尉便足以缚之也!”

王黎长笑一声,拍案而起:“元皓此言大善!既然如此,子龙,文若,你二人明日率军三千随我和黄太尉、尚书令等人前往白马寺迎陛下回都。待我请旨后,便遣一天使至河东招降韩暹三人。

令:伯敬暂为河南尹长史,公与为洛阳令,元皓为主簿,志才为别驾,、文奂镇守雒阳,其余钱乙、樊阿、余快等人务必尽力辅助伯敬先生治理河南尹军务、民生、贼盗、诉讼、户籍、教育、劝耕、赈灾、水利及建造等一干大小事务,待我迎回天子各将再做封赏!”

“诺!”众人齐声高喝,声音直入云霄。

……

现代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在《白马寺》中曾写道:中州原善土,白马驮经来。野鹤闻初磐,明霞照古台。疏钟群冢寂,一梦万莲开。劫乱今犹昔,焚香悟佛哀。

踏进山门,黄琬、荀爽、杨彪、王允以及王黎、荀和赵云三人在白马寺主持的陪同下一起走进了这座中国第一座伽蓝。

清凉台,摄摩腾、竺法兰二位高僧当年译经之地。

金庸先生所著《鹿鼎记》中的《四十二章经》正是摄、竺二僧于此处翻译而成。台上建有毗邻阁,主尊毗卢佛,也就是释迦牟尼佛的法身佛,又称之为大日如来或毗卢遮那佛,意为“光明普照”。

阁之左右为三件配殿,分别塑着摄、竺二僧的雕像。清凉台四周坐落着星星点点的庭院,院内古木参天,凌霄缠绕,清净幽雅。一声声空灵飘逸的梵音伴随着深远悠扬的钟声回荡在寺中。

“施主,这边请!”白马寺主持已经双手合十施了一礼,又朝前方指道。

王黎点了点头,随着主持行了不到百十步,便在一间庭院前停了下来。此处便是汉少帝暂居之处,王黎、黄琬等人站在庭院外,朝众人打了一个手势,听着庭院中隐隐的声音站定下来。

“相忘谁先忘,倾国是故国。三位施主心中依然牵挂故国,贫僧理解,历朝历代皇位之争莫不如此。贫僧当年也曾出生皇室,身陷红尘,与三位施主何其相似。但三位施主若能离得贪爱,灭尽身智,一心求佛忘却这一世的繁华和苦痛,从此脱离苦海岂不更好!”

一道恢宏的声音从庭院中传来,正是那安士高的声音。

“大师说的是,朕并非怜惜此身,但朕既身为天下之主,岂能置万民于不顾独自逃离苦海?”庭院中又响起一道青涩的声音。

安士高笑了笑,说道:“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施主又何必执着!”

王黎等人本来还想再听听汉少帝的答复,却见荀脸上已露出一丝不豫之色,摆手笑了笑。

这老秃驴居然想度我大汉的皇帝和太后,若是当真让你度得去,我又到哪里去寻得这么一面好的旗帜!

王黎长身而起,缓缓推开庭院大门,朗声说

道:“有道是:平等真法界,佛不度众生。善人行善,从乐入乐从明入明;恶人行恶,从苦入苦从冥入冥。

大师果然不愧是小乘佛教传承之人,深得法有我无之精髓。然,天下大乱,黎庶流离失所成千上万,大师又当如何度之?”

黄琬这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天下众生平等,好人自有好报,恶人自有恶报,众人行善亦可为佛。

当然,这是大乘教的教义,讲究的佛是众生众生是佛,与小乘教只有一个释迦牟尼佛的教义是完全冲突的。小乘教讲究的是断尽三界烦恼,超脱生死轮回,而大乘教要求的却是以“摩诃般若”(智慧之意)普度众生。

“南无释迦牟尼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