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六一章 干得漂亮(1 / 3)

灭星 枝棠 3475 字 2020-05-21

舞阳城下,张白圭停了下来,不再攻城。

汉国的底蕴薄弱,二十五座城池,消化起来极其困难,汉国的储备人才全都已经投入了进来,可却依旧赶不上张白圭攻城的速度。

于是张白圭便收手了,攻下来守不住,还不如养精蓄锐,谋求发展。

“才五天啊!五天我们便拿下二十五座城。”卫长空有些不敢想象这是真的,他与杨国斗智斗勇也不是一年两年了,可像这几天这样痛快的还真没有。

他有些庆幸当初在范增与陛下斗的时候,站对了队,或者是庆幸那时候张白圭选择了他,他才得以见到今天这一壮举。

相较而言,戎胥轩就淡定的多了,他的征途是北海的涛声,这才哪到哪啊!只不过是刚刚迈步而已!要不是汉国底蕴还不够深厚,步子走得还不太稳当,他相信这一步不会止步于舞阳城,最少也能跨到大业城去。

二十五座城池的消化梳理要时间,大军休息也要时间,张白圭就让大军在舞阳城外安营扎寨。

虽然杨国已经没有可调之兵了,可越临近大业城,他也就越谨慎。

这天下的王国有强有弱,弱的兴许举国都拿不出一个先天境来,可强的,小小先天,算得了什么?

杨国,一个立志要以极北之地最强王国的姿态晋升皇朝的国家,是那种弱得神桥都拿了当个宝的王国吗?

杨隋业,一个想带领整个国家共进一步的圣明皇帝,眼界真的只到先天吗?

这两者加起来,谁也摸不透这杨国的底蕴,到底有多强,要是逼得杨隋业掀出杨国的底蕴来,那又会是一场惨烈的大战,所以张白圭很识趣,先放慢脚步,最后直接在这舞阳关前停了下来。

就是因为忌惮杨国,忌惮杨隋业的底蕴。

杨国不像是汉国,汉国那是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仙家宗门,所以国家才能稳压山上山下一头。

可杨国光同层次的存在就有八大家族,五大宗门。

杨隋业没点能力,杨国没点底蕴,怎么可能在与他们和平共处之时,又稳压他们一头。

汉国拿不出与杨国相匹配的底蕴来,所以只能磨,慢慢的磨,一点点的磨,将杨国的底蕴消磨殆尽。

比如,先下他二十五城。

张白圭的打算卫长空二人心知肚明,可下一步该何去何从他们便猜不到了。

是继续围困舞阳,寻求可乖之机,扩大战果。还是回援丹阳、玄天二城,将姜越两国,凌云宗、吴家驱逐于大汉国土之外。

这个问题卫长空问了,张白圭也答了,说是继续围困舞阳城,至于丹阳、玄天二城那边自会有人去料理。

至于是谁去料理,卫长空没问,他知道就算问了张白圭也不会说。

不止是杨国没有

可调之兵,汉国也是如此,二十万已经掏空了汉国的家底。所以针对丹阳、玄天那边采取的手段必定是非常规的,越少人知道成事的机率也就越大。

卫长空不再忧虑丹阳玄天二城,也不再提回援之事,开始着手围困起舞阳城来。

卫长空道:“舞阳城易守难攻,是原杨国的定南关,我们若想攻下来,绝非易事,必须先寻一个万全之策。”

这次杨国百万大军军心因何溃散,他也是事后才知晓,像这样可以在军事史上称之为奇迹的壮举,是不可能再被复制一次的。

回过味来的杨国,很快就会组织起一道道防线,针对汉国的行动采取一系列措施。

没有一个万全之策,战果就很难扩大了。

至于守住已得的战果,那他们是半点也不担心。

民心归附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就拿大汉王国的一条政令来说吧!

免除一切徭役赋税。

杨国本就是一个苛捐杂税重的国家,八大家族、五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