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贾母离世(1 / 2)

史湘云的事情,最终并没有惊动元春。在贾蓉发了名帖、贾母也写信询问后,史湘云的夫家担心事情闹大,却很快屈服下来。将做下这件事的族人逐出宗族,任由贾家发落。

最终,贾蓉寻了此人以前做的错事,让京兆府判了个流放,发配粤海充军。至于他以后会不会像史湘云的夫君一样在粤海病逝,那就无从得知了。

贾宝玉得知这结果后,虽然还觉得有些不解气,却终究不再像先前气愤了。

而且,经过这件事,他更明白了若没有权势或力量,连为身边的人讨个公道都做不了。因此在读书和修行时,都比以前要用心了很多。

这种现象,自然被贾宝玉身边的人察觉。贾母知道之后,虽然仍旧为史湘云的事情伤心,却终究欣慰了一些,知道贾宝玉终于长大了。

就这样,史湘云和贾芸等人回到京城时,这件事已尘埃落定。得知自己的嫁妆被退了回来,丈夫家的人也不再让自己进门。史湘云既没有娘家可回,又深感无颜见人,悲伤之下,在城外一处庵堂出了家。连以前的熟人,都不愿再相见。

最终,还是贾母发了话,又有黛玉、妙玉、惜春等人劝解,史湘云才从城外走出,和妙玉一起在栊翠庵中修行。

惜春经过这件事,更坚定了出家修行的念头,几次和尤氏、贾蓉提起。只是,两人担心史湘云出家之后,惜春就随着出家,可能会让一些人产生不好的联想,影响宁国府的名声。因此一直压着,让惜春明年再说。

纷纷扰扰之中,眨眼已到了年底。因为这一年发生了许多事情,眼看新年将至,贾蓉在给族人分发礼物的同时,又奖励起今年有功人员。

贾芸因为一直以来办事勤勤恳恳,又为史湘云的事情在外奔波数千里。被贾蓉赏了新铸造的银币两千元,还允诺将林小红的身契发还,让两人择日成婚。

贾芸得了这赏赐,顿时高兴地不知要说什么才好。他和林小红虽然两情相悦,却一直在暗地里。此时被贾蓉过了明路,以后就没有什么顾忌了。

林小红那边得知这件事后,同样欣喜不已。黛玉出嫁之时,她之所以没有同紫鹃、雪雁一同做陪嫁,为的就是要留在这边和贾芸一起。如今得偿所愿,当即就和父母一起去谢恩。

林之孝夫妇是贾蓉亡妻秦氏留下的人,在贾蓉娶了薛宝琴做继室后,他们夫妻在宁国府的地位,顿时就变得有些尴尬。好在贾蓉念旧,又见林之孝夫妇一直勤勤恳恳,不但对两人一如往常,甚至在这些日子经常夸赞他们。让府里有些躁动的人心,重新安定下来。

不过,即使如此,林之孝夫妇心中仍旧隐隐有着担忧。这次见自己女儿不但被贾蓉发还身契成了良民,还和贾蓉看重的贾家子弟成了婚事。让两人终于安下心来,对贾蓉更是忠心。

贾蓉见到林之孝夫妇和林小红一起过来,勉励之后,又赏赐下一些财物,让林之孝夫妇好好准备,为贾芸和林小红完婚。

林之孝夫妇只有林小红一个女儿,这些年林小红年龄大了之后,没少为她的婚事操心。眼看贾芸和林小红的年龄都已不小,两家在商量之后,当即就忙着办喜事。打算在忙完年节,就为两人成婚。

只是事有不巧,就在两家准备办喜事时,新年过去不久,一直卧病在床的贾母,就在正月里过世了。贾芸虽然是出了五服的族人,却终究不便在这时办喜事,至少也要等过了百天、荣国府出了热孝再说。

贾母这时离世,让荣国府众人自然伤心不已。总算这时候荣国府内部已经稳定下来,在贾宝玉的操办下,众人虽然伤心,却仍旧将葬礼办得井井有条,没有丝毫忙乱。

而且,因为已经将将籍贯迁到京城,贾代善的坟墓也迁移过来。贾母离世之后,贾赦、贾政等人也不用再扶灵南下,直接葬在京城。

崇正帝因为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