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面谈求助(1 / 2)

马飞出人意料的答案,顿时让现场鸦雀无声。

众人都明白他的言下之意——想找我帮忙是吧?好啊,那就挨个来跟我“面谈”吧!还得当着路一鸣的面哦!

所谓的面谈,不就是要让人低声下气的上门求他吗?

换了个说法,效果大不一样。

表面上看来,马飞这是在热心的为解决报社难题出力,想要面谈了解各部门工作的理由也很充分,没人能指摘什么。

可面对他摆下的阵势,谁又能抹得开面子,真的去登门求人呢?

这一表态,效果立竿见影。刚才带头咋呼的董华翻了个白眼,很快改了口:“面谈就免了吧!有那时间,我还不如自己多想想办法呢!”

他跟马飞的矛盾由来已久,自然是打死也不愿意低头示弱。

顾及脸面的做此选择,董华的表现引来了其他人的猜忌——听他那意思,还是想再拼一把喽?要是连他也完成指标了,岂不是随时可以跳出来帮路一鸣咬人?

一时间,原本形成的攻守同盟彻底作鸟兽散!

各部门主任们纷纷开始琢磨后路,唯恐成为最后吊车尾的那个倒霉蛋。

这局面,当然也在马飞的意料之中。

乍一看,这似乎对路一鸣挺有利——各部门主任不再联手针对他,反倒是憋着劲为了创收搞竞争,这是多好的势头啊!

可说一千道一万,在所剩不多的几天里,他们怎么可能都完成指标?

也就是说,在料定报社经营考核任务无法完成的当下,马飞不介意再演一出戏,先给路一鸣一点希望,最后再视情况决定该怎么出手击垮对手……

马飞的算计,路一鸣并未看透。

在他看来,马飞答应帮忙,是迫于形势压力的无奈之举,虽然通过面谈会的托辞增加了门槛,但他还是有把握让一些人找上门来,好好的为难一下这小子。

一旦这些人求助后效果不佳,导致最后无法完成任务,上头追责下来,自己就多了一样托辞!

带着这样的盘算,路一鸣故作欣慰的点头道:“小马同志这建议很好,那咱们就抓紧时间吧,编前会结束后,大家如果想请小马帮忙,就请安排好手里的工作,到我办公室来一趟吧!”

路一鸣拍板后,各部门主任心里情况自然不尽相同。

时政部和财经部,作为长期以来路一鸣的核心嫡系,与马飞的矛盾深厚,平日里也时常和他针锋相对,现在当然不肯拉下脸来低声下气。

对此,路一鸣也可以理解,一番私下沟通后,对他们没有做过多要求。

剩下的其它部门,新闻质量上并不是报社拔尖,在网络创收上压力巨大,在阵营站位上虽然偏向于路一鸣,但却一直不算是核心圈层,再加上这次被凭空增加了考核压力,心里都一肚子火。

这帮人很快分化出了两类心态:第一,有人当然还是习惯性的“急领导之所急”,既然猜到了路一鸣的用意,他们便开始琢磨借助面谈的机会让马飞难堪,借机讨好路一鸣,免得在报社大祸临头时当替罪羊。

第二类人则想得单纯得多——他们相对来说更加边缘,巨大的创收压力着实让他们束手无策,眼看陈东求助成功,自然也想死马当活马医,于是便真的把马飞当成了救命稻草。

第一类人的代表,当属民生新闻部的主任汪衡。

来到社长办公室,见到路一鸣和马飞竟然并排而坐,他上来就借着开玩笑的机会向社长大人示好:“哟!马大助理不愧是报社的希望之星,面子太大了,都能和路社长平起平坐啦!”

马飞闻言笑道:“汪主任这是哪里话?明明是咱们路社长一心想着创收任务,为了做好工作,不惜下沉基层,亲自参与咱们的讨论,咋说得跟我以下犯上似的?”

汪衡没想到,论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