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埋头工作(1 / 2)

楚汉颠覆者 香山居士 5656 字 2022-01-20

邓玉龙仍然是跟在刘邦的旁边。

这是他穿越以来首次进入古代的城市,南郑城不算大,城内大多数是一层的瓦房,只有极少数有两层,大多数显得老旧,街道上只有主干道铺了砖,沿途不时能看到左右两边连接着主干道的小路,就如同在现代小时候曾去过的那些落后农村的黄泥路那样,只要一下雨,肯定是坑洼泥泞。

至于老百姓,衣着非常朴素,有些人衣服还有补丁。这些人身材样貌,如果按照现代的标准来说,属于面黄肌瘦、营养不良类型,一个胖子都见不着。想想也对,在这个技术落后、经济落后的古代,能够不饿肚子就很不错了。

这跟现代影视剧中的古装剧情景大不相同,影视剧一般在影视城拍摄,建筑物富丽堂皇的,剧中的百姓大都衣着光鲜。古代百姓的真实生活,那会有那么好。

队伍沿着主干道一直前进,最后来到郡衙。

郡衙大堂还算宽敞,正中上方是郡守的座位,左右两边还各有四张桌子,桌子后面都有蒲团方形蒲团,蒲团就是供人跪坐的。

“汉王请!”

君主亲临,杨丙自然不再是主人了。

刘邦坐在主座位上,萧何、邓玉龙、夏侯婴坐在左下方,汉中郡官员坐在右下方。

杨丙首先向刘邦讲述汉中目前情况。

秦国讲究的是法制,自从秦王投降后,虽然汉中郡郡衙仍然坚守岗位,维护当地的原有秩序,但是有一些地方县令、官吏逃走,让当地处于无官府管治状态,甚至出现盗贼,郡衙人手有限,难以及时补充。

初步了解情况后,刘邦让其他人出去,留下萧何、邓玉龙商议。

萧何作为汉国丞相,其重要性大家都知道,而邓玉龙却能跟丞相一起留下来议事,让许多人嫉妒不满。

刘邦说道:“汉中、巴蜀是我们打回关中的本钱,要尽快掌控起来,政事和兵事要尽快纳入正轨。丞相,政事就有劳你了,寡人相信你能办好;邓将军,你对我汉国兵事有何建议、规划,这几日你确定好报告给我。”

邓玉龙说道:“汉王,臣会尽快做好,不过要先了解三个郡的情况,才能做好最完备的军事计划。”

萧何说道:“邓将军,你有什么需要了解的,尽管来找我。”

经过这十几天来的接触,刘邦相信邓玉龙的能力。

天开始黑了,刘邦和几个部下,跟汉中郡主要官员共进晚膳。

刘邦让杨丙暂时继续担任郡守,不过要在萧何统一安排下工作,既然改朝换代了,制度肯定会有所不同。

晚饭过后,临时安排居住地,刘邦住在杨丙事先安排好的宅院,萧何暂时住在郡衙,方便随时了解和管理政事,住在最大的卧室里;邓玉龙也暂时住在郡衙,待遇仅次于萧何。

第二天,杨丙向萧何全面汇报汉中郡情况。

邓玉龙要先了解辖区情况,才能根据实际情况制订好军事发展计划,整个上午都跟着萧何,有时候需阅览竹简内容。

秦国的文字是小篆,如果放在现代,邓玉龙最少有一半不认识,好在这副身体原主人识字。在秦汉时期,文盲率很高,普通士兵大多数不识字,原本那个身为执戟士的邓兴,是少有的识字的人之一。

即便如此,古时候没有标点符号,阅读起来非常不方便、不习惯。

了解完汉中郡情况,他又再向萧何了解蜀郡和巴郡情况。

在原本咸阳的官署中,就有这两个郡典籍资料,只是不像当地郡衙那样全面而已,虽然只有大概性的描述,但本身邓玉龙在前世时就对这个时期有一定的研究,结合起来基本上够用了。

在秦惠文王以前有个古蜀国,其疆域范围大体上就是后来的汉中郡、蜀郡、巴郡。

公元前316年,秦惠文王派出张仪、司马错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