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 汽缸的旋转问题(1 / 2)

四月中旬,朱舜完成了对于蒸汽机的搭建,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找来几名水泥厂的窑工,对纽可门蒸汽机进行改造。

蒸汽机打造了好几个月了,一直没有改装到珍妮纺织机上,用蒸汽动力替代水力作为工业源动力,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没找到克服烟气的方法。

珍妮纺织机放在一个封闭的厂房内,煤炭燃烧会产生大量的硫化气体,这些都是有害气体,很容易毒死纺妇。

朱舜参观了朱氏水泥厂的圆窑,获得了灵感,可以把燃烧煤炭的火窑,改造成圆窑的排气方式,用一根长长的烟囱把硫化气体排出去。

蒸汽作坊的蒸汽机全部拿去抽水了,暂时没有现成的蒸汽机可以试验,朱舜就先让水泥厂的几名窑工建造一个缩小版的圆窑。

建造了三天时间,基本上成型了,朱舜让几名窑工回去继续烧制水泥,拿出一个铁锨铲了一锨煤炭,填进了火窑里面。

朱舜放下铁锨,目不转睛的看着堤岸边的火窑,火焰慢慢烧起来以后,烟气果然是从后面的烟囱排出了出去。

朱舜忍不住笑了,开始自我总结:“硫化气体的问题暂时解决了,接下来就是怎么改变蒸汽机的运动方式了。”

纽可门蒸汽机的运动方式是上下运动,只能做上下运动。

但是珍妮纺纱机的转轮,不管是用水力,还是手摇式,都是旋转运动。

不单是珍妮纺纱机,王恭局的水力钻床,宋家的飞梭织布机,要想改变动力源,都要用齿轮带动,然后旋转起来。

所以这个运动方式要改变,只要能把上下往复运动改变成旋转运动,就可以带动齿轮,成为动力源。

对于工业动力来说就是一个质的飞跃,蒸汽机就能够真正投入使用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就正式开始了。

但是怎么把直线运动,改变成旋转运动,却是一个大难题,朱舜早在几个月以前纽可门蒸汽机诞生的时候,就在思考这个问题,可惜一直没有头绪。

暂时想不通,朱舜准备出去走走,尝试一下能不能像看见圆窑解决排气问题,在别的地方获得解决运动方式的灵感。

这个走也不是乱走,朱舜骑着小毛驴前往了北平机械局,查看钳工们打造了多少蒸汽机零件。

还要想办法解决缺钱的问题,朱舜目前有三件事要做,第一就是要想办法挣钱,第二是解决蒸汽机的旋转运动,第三是要想办法招募一批人才。

奇怪的是,消息都已经放出去半个月了,还是没有一个人过来参加策试,难不成又是东林党暗中使了绊子。

顺着尘土飞扬的土路,来到北平机械局的门口,门前光秃秃的平野上,不知道什么时候多了几座四角攒尖的四方亭。

红漆圆柱,顶部的横梁上贴金彩画,看起来充满了簪缨世家的富贵气息。

朱舜走下小毛驴,对称在两边的四方亭里呼啦啦冲出来一堆管事,慌忙过来打招呼。

“朱大使,小的是都察院冯御使家的管事,请问大使什么时候贩卖大明龙王....那个...蒸汽机。”

“滚一边去,朱先生,在下是襄城伯府邸的管事,我家伯爷愿意出四百两银子买一台大明蒸汽机。”

“襄城伯?呵,朱先生在下是永昌侯府的管家,我家侯爷愿意出四百五十两。”

朱舜没有理睬这些达官显贵家的管事们,牵着小毛驴走进了北平机械局,迈过门槛,负责开门的两名初级钳工,‘砰’的一声又把大门给关上了。

朱舜最近没时间管理北平机械局,张焘又去了西安府,便把过去自己还是匠头的时候就跟在身边的陈衢,临时提拔为工程师,负责管理三十名钳工。

高级钳工一共六人,陈衢的年纪最小,其他几位高级钳工肯定不服气,朱舜就让他们打造蛋形汽缸,用真本事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