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九十五章 发饷(2 / 3)

大魏王侯 淡墨青衫 5280 字 2020-10-28

拉开了几条通道,所有人进出都从绳道出入,以防拥挤出事。

当然事实上不太可能,经过三个月的苦训,所有武卒的精气神都格外饱满,留下来的都是初训合格的正卒了,不管是军事素质,包括体能,战阵,器械,弓马,都算初步的合格,所以才能留下来。

实在不能过训的,也是给了一笔遣散费,放还归家去了。

当然这只是少数中的少数,当初挑人的时候,年龄,体格,还有性格家境都进行过初步的了解,一千多人中,被革退的人只有不到十个,多半是训练一段时间后发觉身有隐疾,无法支撑下艰苦的训练,这样被迫离开。

三月期满,所有武卒留下的当然全部转正,并且在今天发饷。

正是由于这个重要的原因,使得所有武卒对引人垂涎的饭菜香气都不是很关注了,而是一个个老老实实的站在签押房外,耐心的排队等着领钱。

经过三月时间,他们不仅军事素养过关,平时的一言一行,举手投足,最少按徐子先的标准是很象个样子了。

后世蹩脚的国防生在训练军人模样气质上还是颇有一手的,武卒们现在已经情不自禁的昂首挺胸,说话时平视对方,不急不慢,口齿灵便,表达清楚。

从一次次的叠被子,整理内务,洗涮营区,还有一次次的请示,报告,还有一次次的宣讲,这些东西都是后世被证明相当有效的东西,是西方几百年军事发展的结晶,看似没大用,其实是把普通的工人,农夫,市民,训练成军人的必经之途。

甚至可以说,它比体能和器械训练还要重要,这些东西会深入到每个人的灵魂深处,成为不可磨灭的回忆。

就以眼前的情形来说,哪怕是没有拉起来的绳圈,排队也不会有任何问题,几乎每个武卒都是按领的号牌来排列,规规矩矩,没有丝毫因为急切而插队或是扰乱队伍的情形。

这当然叫在一旁观看的秦东阳等人感觉异常的欣慰。

从统领十来个牙将的典尉,到后来有几十个流民少年,再又多了林存信和李福祥张虎臣等人,又多了几十个少年牙将。

每天悉心教导,终于打赢河桥一战,虽是鼓山盗为主力,少年牙将们的表现也一样是可圈可点。

到现在统领一千六百武卒和近百牙将,秦东阳感觉这半年多来发生的事情如在梦里,令他感觉目眩神迷。

而眼前川流不息的长龙队伍又是那么的真实可信,这一瞬间,虽然滴酒未沾,也是有醉醺醺的陶醉感。

军官们也是各有饷俸,秦东阳已经被保举为团练司马,月俸连同各种杂支,加上典尉本职,收入已经过百贯。

和武卒一样,中下层的武官们也是排队领钱,只有秦东阳等人的俸禄,由孔和派吏员直接送到他们的住处。

杨英明和刘益两个牙将节头,前者并未在团练任职,所以月俸只涨到六贯,而刘益因为挂了都头的职,额外加放十贯,加起来十六贯钱。

黄灿灿的铜钱摆在眼前,刘益也不在乎,他在镇子上找了个小厮照料自己的日常起居,也是一副二楞子的模样,刘益将铜钱领出来,放在地上,踢了一踢,还是那一脸无所谓的模样,说道:“累死大爷了,这玩意这般沉?大柱子,把钱扛回去,晚上买二斤猪头肉,一斤酒,咱爷儿俩自己开个荤。”

小厮笑呵呵答应了,将十几贯钱扛走,一旁的杨英明嫉妒的两眼几乎要瞪出血来。

“杨头儿不必急。”同样在团练营里挂职的金抱一和吴畏三也有十余贯的月俸,都是比杨英明要多一些,两人一起安慰道:“前一阵子你不是说世子委你去购买大量精铁?这事忙完了没有?”

“差不多了。”杨英明神思不属答说着,他前一阵是在忙着购买精铁,为此跑了多家商行,不过这事也忙的差不多了,徐子先却一直不给他团练营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