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二章 倭商(2 / 3)

大魏王侯 淡墨青衫 4800 字 2020-10-28

不为人所重视的南安侯府,已经是成了福建路的军政中心。

……

抵达平户港口的船队是二十余艘船组成的庞大舰队。

当舰队抵达时,港口处传来轰隆隆的鼓声,还有一些号角声响。

陈道坚以手扶栏,舰船四周有海鸥上下飞舞盘旋,发出阵阵鸣叫,船首处,蓝色的海水被船头破开,溅起碎玉般的浪花,几条海豚跟随海船一路,至此发出鸣叫,潜入海水之中,逐渐远去。

头顶是海天一色,白云在天空漂浮,眼前的平户港一如其旧,无数大船在港口中停泊,或是刚刚驶出,又或是刚刚到港。

过不多时有大量的小船从港口内摇桨而出,在近距离确定之后,这些小船用勾索固定,摇动船桨,将整支舰队拖拽到港口之内。

“见过陈大人。”

“张兄,邓兄,少礼了。”

张伯甫已经从一等令吏转为户房外贸司的驻外商务主事,从八品官职,一袭圆领蓝袍,头戴展脚幞头,着犀角带,长身玉立,虽不及陈道坚少年俊俏,有翩翩君子之态,亦是颇具汉官威仪。

从四周倭人敬慕的眼光来看,张伯甫在此地算是颇得人望。

跟在张伯甫身后的是邓方,也是向着陈道坚微微一揖,脸上露出微笑。

陈道坚还了一礼,笑道:“邓兄,好久不见。”

不过四周的倭人也是看到了张伯甫和邓方主动向陈道坚行礼,一众倭人都显露出吃惊的神色,有一些记忆力好的,便是想起这个汉人少年在不久前还住在大内家的馆舍之内,于是眼神中显出恍然大悟的神采。

此次入港的船只极多,陈道坚和张伯甫,邓方也不多说,三人与当地的大内家的家臣会商,很快便是决定了搬抬货物的次序。

港口中搬抬货物的倭人众多,很快就聚集了过千人之多,如蚁群般的人群开始登上停稳的福船,借着多条踏板,将船舱里的货物搬抬下来。

由于商船众多,很多倭国商人,甚至是南洋各国的商人也跑过来瞧热闹,搬抬一阵之后,所有人都看的出来,此次货物,当是以棉布为主。

棉布一匹是长三十三米,重五十余斤,在以往,大魏棉布质量最普通的粗布,一匹是卖三贯钱左右,稍好一些的,卖到五六贯,十余贯也不在话下。

细夏布,或是有花纹的上佳的松江布,卖到好几十贯一匹也是有的。

此时此刻,大魏经历着各种物资短缺带来的严重的通货膨胀,粗布也涨到了四贯到五贯一匹,连带着出口的价格也大幅度的增涨。

往倭国,吕宋的布匹,不仅数量不足,而且价格都涨到了七八贯一匹,往吕宋的还要贵一些,一般都卖到十贯一匹了。

就算如此的高价,在倭国,吕宋等国仍然是抢手货。

张伯甫的倭语已经极好,和几个事先就有订约的大倭商交谈,但他们并没有得到定约,而是只得到了一个在明天会谈的机会。

颇多倭商表示不解和不满,他们不知道为什么秦王府要用这样的方式。

倭商做生意还是相当的讲究诚信,倭国商业氛围其实比大魏还发达,很多大商人聚集在各大名领地下的各町之中,他们彼此联合,交易,控制着各处的商业脉落,甚至这些倭商能联手借钱给大名,也不怕大名不还款,一般都是用领地的收入当抵押,大名还不起钱,也不敢派出武士来硬的,一旦坏了名声,商人就连一文钱都不会再给坏了规矩的大名。

整个倭国,表面上是天皇和大名在控制,其实商人更具活力,对国策的影响力也是相当巨大。

张伯甫最后对陈道坚介绍两个商人道:“这是福吉正纲,这位是大内宗胜,这两位是身家亿万钱的大豪商。”

两个倭商一个年纪颇老,须眉皆白,穿着也是普通的布料,另一个则是三四十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