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粮价的作用(2 / 2)

轰出来,若是冬天不冷他们在山里砍柴、打猎、烧炭什么的也能熬过冬天。可是今年一场大雪山里生计断了,这十多万人要是也像当年的瓦岗寨一样,举旗造反……

这几天春天来了,他们该稼接桑条,灌概桑林孵化蚕卵发现找不到人了,所以才急着想让孤王把龙首原开荒的人力散了,他们好养蚕抽丝织锦卖钱。

所以这粮价本来就该涨了,只有涨了粮价农户才能有些盈余,能应对生老病死,买的得起农具能开垦出更多的良田,这样以后大唐打铁的人就多了,不用都去做织工……”

“可是这粮价上涨买粮的百姓们怎么办啊?”程名振迟疑道。

李承乾淡然一笑道:“如果一斗粟涨到八到十个钱,买粮吃的人肯定会结据一些,但是不会饿死人出不了大事,可是要是没人种粮了国家就乱了,何况现在有人替你挨骂替你挡枪,你不过是顺势而为。”

“太子殿下是想?”程名振想起吃饭前李承乾说的话大概明白了他的意思。

“之前长安没有存粮孤王不敢让百姓知道长安缺粮,现在你就大胆放心去做吧。

明天你就开仓限量卖粮,等他们涨了粮价,朝廷的粮价也跟着涨,只要比他低一点就行了。”

程名振已经完全明白李承乾意思,但是他还有些担心道:“太子殿下如果粮价涨的过高怎么办?”

李承乾自信一笑道:“孤王自有办法平息此事,你现在要做是规划兴建几个大粮仓,要保证今天年秋大丰收时能以五个钱一斗收了百姓的粮食就行了。”

程名振闻言沉声道:“臣遵旨!”

李承乾看程名振就要告退,想起要给长孙无忌点颜色看,便连忙吩咐程名振道:“明天开仓放粮后你要写一份奏疏给长孙无忌,告诉他粮价可能会上涨的事。”

程名振既然知道是李承乾保举的他,自然也知道李承乾因此跟长孙无忌之间的龌龊,当下一听就白了李承乾意思。

长孙无忌现在是平章院的一号人物,崇教殿执政的二号人物,但是不代表李承乾能完全压得住他,因为还有尚书右仆射高仕廉完全执行他的政治主张。

所以在李世民心中长孙无忌才是真正的宰相,现大唐真出了事承担责任的绝对不是李承乾而是长孙无忌,这次粮价上涨的不利影响和与关中集团在粮价上的讨价还价的事都要落在了长孙无忌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