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深藏不露(2 / 2)

裹跟在二人身后,步履稳健,不发一言。

“先生,前面有个茶棚,不如我们去那里歇息一下再走。”少年右手五指并拢放着额头上,向远处张望了一会后说道。

“恩,如此甚好。”文士淡然一笑,点头答应。

茶棚很简陋,里面摆放着三张桌子,仅有一个老人看守,还有七八个孩童正在里面嬉闹。这些孩童大的约十二三岁,小的仅四五岁,旁边还放着一根圆木。

“如今朝廷腐败,大乱迫在眉睫,不知先生有何打算?”三人落座后,少年即开口问道。

“我一山野村夫,但求苟全罢了。乱世之民不如狗,只愿寻一山清水秀,民风淳朴之地,种两亩薄田,度此残生。”文士答道。

少年道:“先生既有大才,也知乱世民之苦,何不与嘉一起共寻明主辅佐之,也为百姓尽一份绵薄之力?趋吉避凶,独善其身,非君子所为。”

“奉孝谬赞了。愚虽也能识文断字,实当不得大才之名,奉孝已胜我百倍。何况某早已没有出仕之心。”

“嘉之所学,与先生不同。若论军阵谋略,嘉自认尚不输于人。但如谈及民生政治、钱粮赋税,嘉所见之人虽多,可于先生比肩者,仅公若一人。如来日嘉寻得明主,先生可否来助嘉一臂之力?”

“……”

“好了,别闹了,快点把木头搬回去。”文士未及回答,在旁边打闹的小孩中,看上去年纪最大的一人将小孩集中到一起,然后合力将地上的圆木抬起向外走去。

这是一颗小树,约有成人大腿粗细,长不到三米。这对成年人来说,两个人就能很轻松的搬运,但对于这群最大不过十二三岁的孩子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年纪最大的两人一前一后,用稚嫩的肩膀扛起大部分重量,然后中间一群七八岁的孩子,或举或顶,尽力帮他们减少负担,后面还跟着一个四五岁的小屁孩。

“嘭!”少年看到这一幕,猛的拍桌而起,“岂有此理!竟让孩童服此苦役,此地官吏当杀!”

“不许你侮辱村长!”岂知那些小孩听到少年的话,群情激愤。

“哦?这是为何?”少年有点糊涂。

领头模样的少年制止了其他的孩子过激的行为,道:“程伯伯告诉我们,要有大本事就一定要读书。但是我们走了很多地方,只有村长一人愿意为我们建造私塾。现在大人们都很忙,我们小孩子虽然帮不上大忙,但也要为我们的村子尽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