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夫君(1 / 4)

九世凤命 梦中说梦 202 字 2020-11-02

在宫中朝中一片反对声中,仲秋节如期而至。

百姓是不知内情的,听闻新帝与青阳郡主大婚,市井民间老早就已经在殷殷地盼着,连个阖家团圆的仲秋节都要排到后面去了。

不用等朝廷安排,民间家家户户都尽己所能扎了许多灯笼,门前、廊下、树上,到处红艳艳一片,极是热闹。

没了当家人、已经不能再称之为“相府”的阮家本来应该已经没落了,如今却因为这桩喜事而加倍荣耀起来,府邸里里外外都重新翻修过一遍,请了上京最好的匠人扎的灯笼,连摆了十几天大戏都是请的名角儿,真真是要多体面有多体面、要多排场有多排场。

等到那顶精致华美得像楼阁一般的轿子出了府、后面仪仗蜿蜒从阮家直排到宫门的时候,满城顿时沸腾。

皇家给足了颜面、相府也用足了心思,这场大婚的热闹实实亘古未有,果然不愧是青阳郡主!

眼看着轿子进了宫门,上京各处大街上焰火窜上天空、欢笑汇成一片,震耳欲聋。

无数百姓眼巴巴地看着宫门口手持长戟面无表情的将士们,温柔或严厉地教导自己的儿女:好好读书学本事,将来一举成名、或者加嫁入富贵人家,能进得那道宫门,才能看到真正的天家富贵、真正的天上有地下无的繁华热闹。

然而事实上,一道宫门隔开的两个世界,外面是热闹,里面却不是“更加热闹”,而是“一片死寂”。

那顶装饰精美的花轿并没有被抬到殿前,而是很刻意地停在了不起眼的角落里。风吹起轿帘一角,可以看见里面空空如也,竟是没有新娘的。

接亲的仪仗倒是一直按照正式仪典的规矩在走着,什么罗伞、翟扇、灯笼……件件都不曾含糊,看着是天家气派,却惹得在场的宗亲和朝臣们百感交集,唏嘘不已。

纵然倾尽了天下的热闹又如何?都是哄人的罢了。

正主还在养居殿里躺着,只比死人多一口气,看着也撑不了多久了。

“也挺好的。哪怕今日就咽气呢,那也是以皇后身份死的。——这样的好事,多少人求都求不来呢!”一个妇人摇着纨扇,细声细气地说道。

旁边添茶的小宫女脸色一变,转身快步奔了出去。

片刻之后,一个身穿蟒袍的官员黑着脸闯进了女宾宴饮的福宁殿,一言不发噼里啪啦往那妇人的脸上扇了十几下巴掌,然后不由分说将人拽起来,拖着走了。

殿中的夫人小姐们各自低头看着桌上的酒菜点心,谁也没敢多说一个字。

聪明人都知道,为了自家父亲丈夫儿子的性命和前程,不该说的话还是少说两句为好。宫里的菜肴点心都是别处难寻的,留着嘴用来吃饭不好吗?

至于先前失言的那位夫人,当然是被自家丈夫拖着到午门请罪去了。只是今日皇帝实在太忙,那夫妻两人要跪到什么时候就无人知道了。

此时皇帝在养居殿,正亲手帮青阳郡主整理那身繁琐的凤凰牡丹曳地婚服。

数月来卧床不起饮食艰难,致使阮青枝瘦得只剩皮包骨头,肤色苍白得近乎透明。虽然嬷嬷们体贴地为她涂上了厚厚的脂粉,却仍掩不住鬓角那一层令人揪心的淡淡青色。

年纪渐老的嬷嬷们是见过世面的,一句“时日无多”梗在喉头始终不敢出口,只能低眉顺眼服侍着,等避开旁人之后才敢唏嘘抹泪。

夜寒对旁人一概视而不见,看着阮青枝的妆面弄好了,便推开了在旁边碍事的嬷嬷,弯腰把人抱了起来,出门。

携云伴月忙在后面跟上,低头看着前面大红的身影,一边笑一边哭。

帝王大婚自是不用像寻常百姓那样跪拜父母长辈的。二人只需要携手登殿祭天,皇后跪接凤印宝册,三呼万岁,就算礼成。

说简单也不简单,说难却也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