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3、他找到了宝藏?(1 / 2)

“山爷?”

顾猛惊讶不已,自己跟刘长山前后两辈子交情,两辈子都没发现什么问题,怎么可能有问题,还是跟顾振明有关?

这两个人一个在香江,一个在西川,怎么会有关系?

“刘叔,组织上调查到了什么?”

“组织上对你身边的人排查过三次,第一次是校运会后,那一次没有查到刘长山身上,第二次是在88年奥运会之后,组织上调查过刘长山,没有发现大问题,他是知识分子,曾在汉京教过几年书,六七十年代遭受了波折,才回到故乡拾破烂”

“有什么问题吗?”

顾猛曾经在刘长山那里听到过这些事情,从没想过其中有什么可疑的地方。

“有两点可疑之处”

刘国华缓缓地讲解道。

一是刘长山的老家在蓉城,不在丘山,他为什么跑到丘山定居?

二是他的经历有点不清晰,七十年代,他离开教师岗位后,有三四年时间行踪不太明确。

顾猛摇头笑道,“刘叔,刘叔你是汉京人,你要是落魄了,你愿意在汉京收废品吗?还有七十年代有点乱,不说有多少人失踪,有多少人躲到山里,现在山里还有黑户呢,行踪不明这一点实在没有说服力”

“你别急,我还没说完呢!”

刘国华抿了口红酒,缓缓道,“上次我和张清泉几个老家伙在一起聊天,无意聊到了当年香江地下势力,聊到了你二伯、向家,李总堂,还有一些曾经叱咤香江的人物。

他们几个无意之间提到了一个人,没有人知道他的真名,他文质彬彬,戴着眼镜,绰号就叫眼镜。

眼镜当时是社里的白纸扇,顾振明手下的师爷,专门帮帮出主意。

他们说这个人非常聪明,也很有脑子,据说李总堂和你二伯以前也没想过洗白上岸,自从收了眼镜之后,渐渐有了苗头,大家猜测,很有可能是眼镜的主意”

“他把b社搞得四分五裂,搞得李总堂一无所有,搞得顾龙英年早逝,搞得顾振明下落不明,这也叫很有脑子?”

顾猛疑惑道。

“话不能这么说”

刘国华解释道,“张清泉他们说,当年b社有很大的机会抗住压力,洗白上岸,堂堂正正做人做事,只是你堂哥顾龙做事有些霸道冲动,惹了些狠人,不小心被人暗杀,你堂哥出了事,你二伯顿时失去了理智,带着人大开杀戒,最后在各方的打压下,功亏一篑,功败垂成,这些事情是眼镜没有想到的”

顾猛摸了摸下巴,摇头道,“我仔细考虑过这事,当时香江还没有和谈,社团势力混杂,黑白势力不明,b社内部矛盾重重,天时地利人和,他们没占到一样,失败是注定的,眼镜不明天时,冲这一点,他就不是个聪明人”

刘国华笑道,“这事不好说,三国演义水镜先生说,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刘备得了两个,还不是被陆逊火烧连营,这不能说明诸葛亮不聪明。”

顾猛耸了耸肩,“刘叔,咱们话题扯远了,咱就说刘长山与眼镜有什么关联?”

“有两点”

刘国华缓缓道,“一是眼镜出现和消失的时间很吻合,刘长山在72年离开岗位,陆续呆过几个学校,最后就没有动向,77年下半年b社大乱,眼镜与顾振明一起失踪,78年刘长山到了丘山”

顾猛认真想了想,第一次见刘长山还是在80年左右,父亲去世,自己和阿哥去县上收废铁准备开炉,遇到了刘长山,之后一直在合作,事隔两世,他都记不起第一次见到刘长山的样子了,脑子里一直都是他穿着中山装,驼着背,抽旱烟...

“第二点是我把两人联系到一起的关键”

“什么?”

“眼镜说话带有西川口音,听说他和你二伯是同乡,才会得到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