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配合默契(1 / 2)

明月有光人有情 十瑚 410 字 2022-01-21

二十多天后,明家和喻家秋收完毕,刘大郎也已经学会了怎么利用山包和水塘,明许这才把孙牙人之前介绍给他们两家的那个卖鱼虾蟹苗以及藕种的年轻人住哪儿、叫啥一并告诉了刘大郎。

为了方便他跟对方联系,明许还让孙牙人写了一封短信给那个年轻人。

刘大郎再三道谢,甚至他还央了顾知县两口子代他设宴款待明家人和喻家人。

顾知县一口应下,然后赶在刘大郎回去老家之前挑了个好日子宴请明家人和喻嘉言。

喻家出席宴会的毫无疑问会是明月和喻嘉言,毕竟他们喻家人员有限,而明家则是派了明老太、明地、明许做代表。

两家分别送了一大车东西给顾家,和以前一样,他们送给顾家的全部都是“不值钱的土特产”。

因是两家合计着送的,所以送去的东西根本没有重样的。

明家送了家里女眷亲手晾晒的杏干、桃干、沙果干,亲手腌制的咸鸭蛋,秋天新下来的大米、小米、黄豆、绿豆、红豆、柿子、枣子、梨子、莲子、栗子、榛子、松子儿,池塘里新捞出来的鱼、虾、蟹、藕,喻家就送了磨坊里新磨出来的细腻白面,作坊里新做出来的玉麦面条、番薯粉条、洋芋粉条、腊肉、腊肠、腊鸡、腊鸭、丸子、腐乳、豆腐,林子里新捡回来的土鸡蛋,以及菜地里的最后一茬儿小青菜。

顾知县一家已经习惯了明家和喻家的这副做派,他们现在也懒得再说“不要再送”这种话了,反正说了对方也不听。

顾知县两口子想出的应对办法就是,明家和喻家给他们送“土特产”,他们就拿别人送来的布料、首饰、绒花、脂粉、摆件、茶叶、酒水、书籍...做回礼。

反正这种东西他们家多到根本用不完,偏顾夫人又要顾着她家夫君“知县大人的颜面”,不能把这些东西拿去外面变卖了补贴家用。

与其把它们放在库房里占地方,顾夫人觉得她还不如挑了明家和喻家能用上的,让他们尽管拿回家里。

反正能被那些人当成礼物送来顾家的东西都是相对值钱的,明喻两家不管是自己留着用,还是将之当成礼物送给亲戚朋友,这些东西都是很能拿出手的。

明月对顾夫人的这番应对倒是相当乐见其成,她们这也算是各取所需、互相消化对方手里多余的存货了。

这种“互通有无”式的礼尚往来,她和明家省心,顾知县和顾夫人也省心。

顾家请了喻家和明家人去县衙后院吃饭的第二天,刘大郎跟着镖局的车队踏上了返回南沙县的长途旅程。

一大早,喻嘉言就和明许、明地一起去了城外给刘大郎送行。

原本明月也想去的,毕竟她昨天都已经答应了顾夫人陪她一起。

可偏偏她一大早起来就不太舒服,喻嘉言看她没精打采的,心里实在放心不下,索性硬是把她留在了家里,让她等着大夫上门看诊。

明月拗不过他,只好吩咐冬至多添了十两银子的程仪到送给刘大郎的雕花漆盒里。

喻嘉言回忆着昨晚明月备下的四样礼,“再添十两就是二十两了,二十两银子、两匹细布、两匹绸缎、两盒茶叶?”

明月点点头,“银元宝我让冬至换成了十两一个的,还有庄子上新送来的小米、白面、粉条、莲藕、腐乳、丸子、腊肉、腊肠、腊鸡、腊鸭,我也让人备了一些放在骡车上。”

喻嘉言闻言不由轻笑出声,“咱们两家这算是心有灵犀、配合默契吗?我听大哥说,他打算送几筐番薯、洋芋、玉麦等高产作物的种子给刘家。”

明月有些惊讶,“这些东西南沙县应该也有吧?”

“南沙县有没有我不清楚,不过刘叔他们老家目前确实没人种这个。”喻嘉言挨着明月坐在炕沿上,“大哥还打算等来年开春,派个下人过去帮着刘家